端牢中国饭碗,千亿斤粮食增量,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 2024-10-18
【字体: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国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趋紧,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挖掘我国粮食发展的潜力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我国粮食的增量该从何而来呢?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从“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入手,从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系统模拟分析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全产业链减损的影响效应,研判了生物育种产业化和耕地资源保护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提升粮食产

增产端要重点关注玉米和大豆,关键是品种培育和技术应用。考虑到当前中国人口基本达峰,口粮消费持续下降,未来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源自玉米和大豆等饲料粮的增长。报告认为,可通过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组装等措施提高玉米和大豆单产,通过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等措施扩大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多途径综合发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中国玉米和大豆自给率。报告模拟发现,若2035年实现大豆增产430亿斤(2150万吨)、玉米增产570亿斤(2850万吨),玉米进口量将降至486万吨,大豆进口量降至8740万吨,粮食自给率将从2022年的82.7%增至85.9%,谷物自给率将由94.5%提高至97.6%,玉米和大豆自给率将分别增至98.4%和32.3%。

全产业链减损

减损端要重视全链条全过程减损。当前中国三大主粮(水稻、小麦和玉米)全产业链浪费和损失严重。报告测算显示,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全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2%、16.7%和18.1%,其中,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较高。报告模拟结果表明,到2035年,若通过科技进步、农技推广、全民节粮减损行动等措施,使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3个百分点,收获环节可减损159亿斤、储藏环节可减损446亿斤、加工环节可减损260亿斤、消费环节可减损213亿斤,共实现粮食减损1078亿斤。届时,口粮(水稻和小麦)能够实现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提高至96.8%,相当于粮食减损再造“千亿斤增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