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农业强国光明谈》深刻把握大食物观内涵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来源 :光明网   作者:普蓂喆   发布时间: 2022-11-14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其中,着重强调“发展设施农业”,并首次明确提出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是党中央对贯彻落实大食物观提出的新要求,是将大食物观从发展思想、行动原则,转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行动方案。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强调大食物观,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初心,更体现了以食物保供打牢农业强国根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决心。

   一、深刻把握大食物观的内涵

纵观全球,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食物保供问题。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2016年“树立大食物观”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再到2022年正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大食物观”逐渐走入顶层政策体系。党中央从更高层面重视食物保供,体现了中国快速发展进入更高阶段后人民生活、国家治理的新需求,顺应了客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大食物观的新部署,是对以往大食物观阐述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在新发展阶段下,对食物稳产保供要求的进一步深化。

   大食物观,立足点是粮食安全。中国语境下“粮食”的内涵在拓展,早在1990年《摆脱贫困》一书就提及“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在大食物观下,粮食是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没有粮食安全,食物稳产保供也无从谈起。粮食是食物系统的根基,不仅包含居民基础消费的口粮作物,而且包括动物性食品生产必需的谷物。粮食供应决定整个食物系统的结构平衡与运行稳定,也决定极端情况下食物系统的战略回旋能力。一旦粮食生产滑坡、供应趋紧,将会动摇整个食物保供体系,“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大食物观,绝不能降低粮食生产指标、放松耕地利用红线、减少涉粮政策资金投入。当前我国粮食偏紧格局未根本改变,未来需求增加、约束收紧、变数增多,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大食物观,出发点是满足大国居民食物需要。要充分认识到大食物观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进一步升级,不仅要让群众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我国是人口大国和食物消费大国,全国十四亿多人每天一张嘴就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满足如此体量巨大的食物需要,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根据班尼特定律,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米面等淀粉类主食的消费逐步减少,但对营养丰富的肉类、蔬菜、水果的消费会大幅提高。我国即将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未来消费结构升级将加速,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重要营养素需求也将快速增加。口粮消费已在达峰前后,肉蛋奶、果蔬等食物消费仍在上涨,未来食物供应数量和结构都面临较大压力。建设农业强国,必然要求我国要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大规模、多样化的食物需求,这就需要“既保食物数量,也保多样、保质量”。

   大食物观,切入点是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保护。要明确大食物观背后的大资源观,突出强调在持续理念基础上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实现多元化食物供给,给耕地、水资源释压。我国食物生产主要依靠平原农业,但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7%、25%,每公顷耕地所占有的径流量也仅为全球均值的80%。过去长时间、高强度、单一化的开发,使得部分地区农业资源环境面临透支风险。不论是从缓解平原农业生态压力的角度,还是从实现多样化供给的角度,都需要尽快开发食物供应新的增长空间。大食物观明确,将食物生产的资源开发方式从耕地向大国土拓展,食物保供从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大食物观,落脚点是增强食物供应体系韧性。树立大食物观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依托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多元优势,建成强劲有韧性的食物供应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从来就不仅仅是农业产业内部的问题,而是关乎经济社会行稳致远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遭遇极限施压的可能性增大。建立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通过食物类别、区域分布、生产模式等的多样化,分散风险、化整为零、减轻冲击强度,可以提高食物供应体系的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回旋余地。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气候、地貌、水文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食物生产业态。树立大食物观要充分挖掘我国多元化的农业资源禀赋,塑造多元化的食物生产供应体系,更好地实现“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新时代我国食物稳产保供状况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食物生产供应,政策体系、技术研发体系逐渐完善,主要食物数量充足、品类丰富,居民膳食结构逐步优化,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政策和技术体系完备。我国一直重视食物稳产保供,在党中央明确提出树立大食物观以前,保障大食物的观念已长期暗含在政策实践中,形成比较完备的政策系统。除高度重视粮食以外,早在1988年原农业部就提出建设“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十八大以来不断压实责任,有效确保了全国肉蛋奶蔬菜等副食品生产供应。十年来,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陆续出台关于食物保供的法律法规;发布种植业、畜牧、林业草原、海洋经济等领域发展规划;安排中央财政专项投入重点领域,开展农业支持保护、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进奶业振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始终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组织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种质资源保护、畜牧良种推广等。形成综合性的全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长期深耕数十个重点食物品类,有力服务食物保供宏观战略目标。但目前除粮食外,其他食物保供政策、主管部门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全品类、全链条、共管理的顶层政策框架。

   食物稳产保供能力突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其中连续七年超过1.3万亿斤,口粮自给率稳定在100%以上,2021年粮食产量达到6.83亿吨,比2012年增加7062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2021年肉类产量为8990万吨,比2012年增加51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常年在5400万吨左右,自给率在97%以上;禽肉2021年2380万吨,常年保持产大于需;牛羊肉产量2021年1212万吨,比2012年增加192万吨。水产品2021年产量为6464万吨,比2012年增加962万吨,国内供给完全有保障。我国是最大的蔬菜、水果生产国,2021年产量分别为7.75亿吨、3亿吨,比2012年增加1.59亿吨、7879万吨。我国粮食保供基础扎实,食物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品种更加丰富多样。目前人均每日能量供给量达到3400千卡,能够满足居民营养健康需求。但目前生产结构与消费需求不完全匹配,饲用谷物、蛋白质进口增加,食物损耗浪费状况也不容忽视。

   国土资源利用方式多样。我国食物生产主要依靠耕地资源,全国耕地面积19.18亿亩,且耕地利用强度较大,复种指数达到1.3,部分地区甚至高达3.0以上。除耕地以外,目前其他国土资源也在食物多元供给上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森林面积2.20亿公顷,2021年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4000万公顷,食物产出量超过2亿吨。其中水果产量占比最大、为81.6%,干果和木本油料分别占6.2%、4.0%。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国草原面积为39.68亿亩,每年产出肉类296万吨、原奶1140万吨。我国水产产出大致分为养殖和捕捞两类,其中养殖产品产量占比高达80.6%。202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009.38千公顷,其中淡水养殖、海水养殖面积分别为占71.1%、28.9%,共产出5394.41万吨水产品;国内捕捞产量共计1071.24万吨,淡水、海洋捕捞量分别为119.78万吨、951.46万吨。但除耕地以外,其他国土资源的利用程度还比较低、开发方式比较粗放、技术储备比较薄弱,离真正替代平原农业、实现稳产保供还有差距。

   食物生产技术比较先进。十年来我国食物生产科技研发取得长足进步,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水稻、小麦种子自主率达100%,玉米、大豆等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畜禽养殖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良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水平提高。目前在畜禽种业研发领域,逐渐打破瘦肉型白羽肉鸭原种、白羽肉鸡自主品种等多个国外垄断领域。水产养殖方面,以“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为代表的先进生产技术,可实现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控制,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全国设施农业规模稳步增加,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日光温室为我国独创,促进设施农业技术向绿色高效、节能减排转变。此外在生物合成蛋白、人工合成淀粉等前沿尖端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在食物生产的常规技术、前沿技术方面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在个别品种上还存在短板、科技成果转化空间还较大。

   三、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要将我国多元化的资源禀赋优势、食物生产模式、政策管理制度、科技研发力量,整合并塑造成为多元化食物供给的强大合力,贯彻落实好大食物观,还需要系统谋划和设计,加快补足政策、技术、产业短板。

   在政策端,完善多元化食物供给的政策体系。食物供给保障在制度设计上需要系统思维,在具体措施上要明确优先序。根据大食物观的要求,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进一步升级为食物保供战略,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顶层设计,出台总领性、体系化的政策措施,搭建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大食物观能切实落地。坚持将粮食安全作为食物政策体系的首要任务,同时处理好与其他食物的关系。把种植业、畜牧、林业草原、海洋经济等发展规划落实到位,以农业支持保护、推进奶业振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等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快补齐全产业链短板,完善各食物品类的制度设计。开展食物需求端管理,尽快明晰管理对象、管理目标、管理部门和管理办法,并建立与稳产保供相对应、相协同的大国食物治理体系。

   在供给端,加快研究国土资源综合开发路径。从以平原农业为主转向综合利用国土资源,是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过程。切勿盲目求成、急于开发,要科学制定综合开发规划,经第三方专家论证通过。全面摸清资源底数,掌握森林、草原、水域等国土资源分布、特征和利用状况,建立集资源分布、技术储备、市场信息为一体的基础数据库。依托数据库开展食物供给潜力评估,结合资源存量、技术可行性和生态保护要求,在做好现有“三区三线”划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禁止开发、可开发、可提升三类空间,明确开发重点区域和优先序。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加强盐碱地改良利用、山地农机装备、深海养殖技术等重点领域研究,形成资源利用、种质创新、绿色生产技术等综合开发技术方案。

   在需求端,有效合理引导居民食物消费。做好食物生产消费数据统计工作,统一食物生产和消费统计口径,建立专门的食物供需数据统计数据库,摸清食物供需底数。定期开展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准确掌握居民营养和膳食习惯中的突出问题、动态变化。加快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内容,推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落地,推进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国民营养计划。加强健康教育、膳食习惯培养,倡导“三减三健”。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营养午餐计划,针对营养问题突出的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坚决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将节粮减损扩展到整个食物,科学减少产后环节损耗,推动消费观念和习惯转变,拓大拓宽“无形良田”。

   在技术端,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兼顾常规农业技术和新兴生物技术、国土利用与生物合成,加强食物生产方式的创新,把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根据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技术条件,谋划未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路径,出台全国层面的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多学科交叉、协同推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和品种创新的研发,提高设施农业单位产出;加大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合理规划用地,引导市场资源流入设施农业开发,培育设施农业领域的社会化服务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实施食物育种专项,开展关键核心基础攻关,促进生产技术提升。依托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挖掘植物、动物、微生物未利用种质的供能、供蛋白潜力,拓展食物来源新的科技空间。在保证传统农业产能的前提下,加大生物合成和人工合成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力度,抢占前沿技术高地,加快利用生物技术开展食用蛋白、食用淀粉、饲用替代产品的研发,推动新食品制造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