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专家论点

刘合光: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与农村发展

来源 :刘合光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6-20


    回顾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大致经历了“适应计划体制”——“适应市场体制”——“适应WTO规则”的三个阶段。显然,不同阶段农业支持政策的目标、内容、效果存在巨大的区别,全面考察中国农业支持政策演变的历程、分析农业支持政策演变对中国农村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确定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未来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农业经历了土改、人民公社化等社会主义改造,逐渐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逐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农业支持政策逐渐向工业反哺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提高农民收入等方向演变,揭开了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篇章。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的农业支持政策

    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前,农业发展非常缓慢。在此过程中,政府在借鉴前苏联做法、调整和适应等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财政支农资金数量上升,总额从1950年的2.74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0.66亿元。

    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具有计划性、被动性的特点。首先,这一阶段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是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发展服务的,使农业部门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建设的一部分,打上了计划烙印。其次,服从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积累和赶超战略的大局,这一阶段的农业支持政策是被动式的。

(二)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入世阶段的农业支持政策

    1978年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的确立及市场化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开始了从单一到多样化,从封闭到开放、从适应计划体制到适应市场体制的过程。1978-2001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农业支持政策,财政支农资金数量上升,总额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1456.73亿元。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到入市前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具有市场化、辅助性的特点。第一,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标志,率先在农业领域实行了自主经营、放开搞活,具有明显的市场化取向。第二,这一阶段的农业支持政策还具有辅助性的特点。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性投入相当有限,整体上对农业的“取”大于“予”,因此农业支持政策对农业发展主要起到辅助性作用。

(三)第三阶段:入世以来的农业支持政策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在WTO农业规则约束及以工补农和城乡统筹理念确立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了变革性的、针对性明显的农业支持政策。2002-2010年,我国政府清理和修订了不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政策,出台的农业支持政策符合WTO要求。2004-2012年间连续出台了9个与农业发展相关的1号文件,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倾向从原先的“多取少予”转向“少取多予”。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财政支农资金数量上升,总额从2001年的1456.7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2006年以后的统计数据口径变化)。

    2001年入世以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主要具有反哺性、主导性、制度化的特点。首先,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力和基础。其次,农业支持政策的主导性日益强化。最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渐成体系,用于支持农业的资金有专项化趋势,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有制度化发展趋势,一个覆盖面广、专项管理、制度强化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逐渐形成。

二、中国农业支持政策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1.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尤以粮食、棉花、水果和肉类为主的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明显。 2.农业部门结构优化。我国农业部门结构渐趋优化,以生产结构优化为例,种植业比例由1952年的85.9%下降到2009年的50.71%。林牧业产值比重上升,尤其是牧业产值提升速度显著。3.农村经济结构优化。2000年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中农业产业增加值占农村产出增加值得比重有所下降,而非农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农村经济结构渐趋优化。 (二)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1.农民收入稳步增长。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3.60元,2009年增加到5153.17元,净增加了5019.57元,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7.6倍,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农民收入结构优化。1978-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发生变化,家庭经营纯收入在1990年之后波动下降。非农收入比重的上升意味着农民不再单纯依赖农业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渐趋优化。3.农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16.10元上升至2009年的3993.45元,实际增加了5.74倍左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三)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日趋改善

    1.义务教育进展明显。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开展明显,初中程度劳动力明显增加,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状况明显改善。2.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善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2004-2008年,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等增加了2396个;补偿支出受益人次增加了5.09亿人次,新农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医疗服务水平。3.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2000-2008年,我国农村社会救济费从8.73亿元增加到32.68亿元,占民政事业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从4.0%提高到15.2%,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有所提高。4.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1991年的1536.60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36725.00亿元,以堤防保护面积、水库数量、灌区数、堤防长度等为代表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三、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1.农业发展面对日趋紧张的资源与环境约束。2000-2008年间,我国耕地资源从12824.30万公顷下降至12171.60万公顷;人均当地水资源量从2193.90立方米/人下降至2071.10立方米/人。日趋紧张的资源与环境约束影响着农业的发展。2.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失衡,形成了很大的历史欠账。3.农业各项投入仍显不足。在农业科研投入方面,明显低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适当标准。在技术推广和人才投入方面,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也有明显的差距。4.农业经营组织形式落后于市场发展形势。农业组织化程度低, “小农户”面对“大市场”局面,竞争乏力。

(二)农村发展仍然落后

    1.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发展不足。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水平只有3%,远低于发展中国家一般投入水平(10%左右)。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2.农村公共服务存在差距。我国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金融保险等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停滞不前,人、财、物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3.社会管理需要创新。我国农村地域广阔,整个农村地区社会管理手段单一,方式方法落后,由于征地、资源开采、贫困等引发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

(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1.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1978-2009年间,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从2.57:1扩大到3.33:1。2.农村贫困人口规模有所缩小但减贫难度更大。2011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把贫困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庞大,而且处于减贫难度更大的区域。3.农业规模经营难以推进。时至2008年我国户均耕地规模在10亩以下的份额为85.38%,农业规模经营的推进十分艰难。4.农民非农化进程缓慢,农民工权益被侵害问题依然存在。2000-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6.22%上升至51.27%,城镇化水平提升缓慢,农民非农化进程缓慢;同时,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工资待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及文化教育问题等依然存在。

四、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未来取向

    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应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一)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二)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三)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