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状况堪忧
耕地地力后劲儿不足,土壤养分失衡,生态功能变差,污染日趋加剧,这是我国耕地质量的整体现状。2014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显示,全国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2012年底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7.3%,四至六等的占44.8%,七至十等占27.9%。综合来看,中低等耕地占约8成,超1/4的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短时间内较难得到根本改善。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耕地产出。
耕地质量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产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肥力的高低,并且受到多种环境的影响,其中土壤肥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我国农业一直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耕地长期高负荷利用,加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我国耕地质量状况堪忧,基础地力下降。我国粮食增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的是化肥农药等投入,导致土壤中有效微生物菌群和有益微量元素严重失调,有机质不断减少,严重影响土壤质量,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污染已经成为破坏耕地质量的“罪魁祸首”。以化肥为例,在1979年至2013年的35年间,我国化肥用量由1086万吨增加到5912万吨,年均增产率5.2%,而与此同时,有机肥实际利用率不足40%,其中,秸秆养分直接还田率为35%左右,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
二、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在行动
针对目前我国耕地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推进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到2020年新增8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推广科学施肥,从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投入78亿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累计实施14亿亩以上;促进土壤有机质恢复和提升,2008年至201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亿元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项目,已累计实施了1亿多亩。此外,发改、国土、水利等部门还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开发整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在中央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也在探索有效的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的措施。例如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可增产10%左右,黑龙江垦区各农场严格执行秸秆还田技术要求,实行大农业、大机械化作业,秸秆经过大型机械粉碎后,基本实现还田,用作肥料,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现在垦区秸秆还田率达到了80%。江苏在全国率先开通省级测土配方施肥手机智能短信平台,并在65 个县(市、区)实施商品有机肥料推广应用补贴项目,在苏南24 个县(市、区)实施绿肥种植以奖代补,在20 个县(市、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在江西省南昌县,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也取得了积极成效,2013 年主要作物水稻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67.25 万亩,亩均增幅3.25%,实现亩节本增效32.6 元的效益。
三、建立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我国耕地质量保护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支撑体系还不完善是制约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后必须强化耕地资源“量质并重”和耕地保护“质量红线”的理念,健全管理工作机制和建设补偿机制,逐步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探索并推动设立耕地建设和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在发展目标上,要围绕实现农产品数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提高田间设施水平和耕地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环境,确保到2020 年建成8 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 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 个百分点;有机肥资源利用率提高20 个百分点,秸秆还田达到80%,实现农药、化肥用量零增长,耕地酸化、盐渍化、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在发展路径上,要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和生态、工程和工艺、农机与农艺,突出“改、培、保、控”四字要领,“改”就是改良土壤,重点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培”就是培肥地力,重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耕地基础地力,“保”就是保水保肥,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推进深耕深松,推行等高种植;“控”就是控污修复,重点控施化肥、农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
在支持政策上,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提高支持效率。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大土壤有机质恢复和提升补助项目覆盖面,加大补助力度。以耕地经营者作为补偿对象,主要用于有机肥投入、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处理还田、豆科作物和绿肥种植补贴,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二是支持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依托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科研院所,建立监测与评价体系,组织对耕地的全面检测、评价和分等定级,摸清耕地质量本底,定期评定耕地地力及污染等级,为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肥力提升行动提供依据;三是积极支持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不断提高化肥、农药使用效率,实现化肥、农药用量的零增长;四是支持相关技术研发推广,支持开展耕地生态系统评价及其调控、土壤有机质提升与实用技术、土壤微生物状况及变化规律、新型肥料等方面的研究,为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