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观察66期:学者进村: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路径探索

来源 :乡村振兴学院办公室   作者:周向阳   发布时间: 2025-11-20
【字体:

10月13日,第66期“农经观察”会商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后凯等出席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主持会议。

会商以“学者进村: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路径探”为主题。3位专家分别基于对广州、湖南、新疆的调研,以“‘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的经验、难点与对策建议”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经验、不足的堵点与对策建议”为题作了报告。来自上述3个省(自治区)的基层代表根据实践经验、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具体建议。6位参会专家领导依次进行点评交流。


会商认为,应客观理性看待乡村建设过程中人口变化趋势,反思公共资源下沉过度锚定人口因素的做法,着重关注人口结构异化带来家庭离散化、农民群众幸福感降低问题,着重关注乡村人口变迁给农业生产方式带来重要变革,以及给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带来深度影响。着重关注交通、医疗、教育、通讯、住房等公共服务支出降低给农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

会商建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论述,选树典型案例,推广“千万工程”成功经验,持续推动乡村建设,尽快完善核心代表性数据采集与分析,加快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三度”的监测。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本期农经观察由乡村振兴学院等主办,农经所承办。农民日报社、营养所等相关院属单位等30余位代表参加会商。本次会议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