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第63期“农经观察”会商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春江等出席会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主持会议。
会商以“人工智能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与挑战”为主题。3位专家分别以“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场景:现状与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未来趋势及建议”和“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农业农村政策模拟中的应用及建议”为题作了报告。来自江苏、北京和广东的3位基层代表分享了在无人农场、智能化农机装备、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等领域的探索实践,并提出了相关问题与建议。6位参会专家领导依次进行点评交流。
会商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从智能化农机到智慧农业系统,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到农村治理,人工智能的潜力日益凸显。然而,AI在农业农村中的推广仍面临技术适配性、成本可及性、基层应用能力不足等诸多现实挑战。
会商建议,人工智能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加快谋划“十五五”时期AI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突出应用为先,完善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夯实数据基础驱动AI农业发展。要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培养体系,推进AI农业人才培养。要构建“政府-科研-产业”三位一体的AI农业创新支撑体系,开发农业农村领域专业人工智能政策模拟大模型,提升决策科学性。
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等相关单位、农民日报社、院机关及相关院属单位等30余位专家参加会商。本次会议在网络上同步进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