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观察59期:粮价理论研究: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来源 :科技处   作者:陈薇   发布时间: 2025-01-20
【字体:

1月16日,第59期“农经观察”会商会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郭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农经所所长胡向东主持会议。

会商以“粮价理论研究: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为主题。3位专家分别以“优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最低收购价的预期效应与种植架构调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粮食价格的演变和重构”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来自黑龙江、贵州和新疆的5位基层代表反映了粮食在生产、储备、流通和收购中产生的各层面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8位参会领导专家依次进行点评、交流。

会商认为,优化粮食价格机制需综合国情研究,明确坚持调动种粮抓粮积极性这一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认识国内与国外、小农户与规模主体之间的差异,打造生产者、消费者、用粮企业等多方在内的利益共同体,保障市场基本需求,规范市场秩序,避免价格极端波动。

会商建议,要深入探析价格形成机制的成因、方法、路径与责任主体这四个核心问题,防止市场扭曲、过度聚集、供应量不当干预、丰收后松懈,提升补贴政策精准性和长期稳定性。整合升级政策工具箱;深度理解目标价格政策的有效性;通过红线经济协调生产与贸易;运用市场手段抑制消费端浪费;针对生产品种分门施策;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产量、金融“五位一体”的政策体系,构建市场敏感型的双向调控机制,确保价格机制的灵活有效以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01986791c7175afcacfdc126633880f7.jpg

农业农村部相关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农民日报社、经济日报社、院机关及相关院属单位等30余名专家参加会商。本次会议在网络上同步进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