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引育结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乡村人才兴乡提供强力保障

来源 :光明网   作者:朱宁   发布时间: 2023-02-24
【字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明确要求本土培育与外来引进相结合,通过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全方位育好引好用好乡村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人才支持和动力保障。

汇聚人才在农村干事创业,多元化人才支撑乡村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对多元化乡村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汇聚不竭动力与智慧,形成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的良好局面。

乡村振兴需要乡土人才在乡发展。乡土人才来源于乡村、成长于乡村、发展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是乡土人才的典型代表,农村基层干部承担着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治理水平、带农增收致富等重要职责,目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学历提升明显、支部书记得到选优配强、待遇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农村基层干部培养不足、晋升空间小、保障不够、流失严重等问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骨干力量,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蓬勃发展,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超过了550万人,但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自我发展和示范带动能力不足、融资难与融资贵并存、用地难等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大学毕业生到乡发展。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人才的代表,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肩负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大学毕业生作为“新农人”有着基层干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不同身份,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具有广阔空间的农村发展,有力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产业发展水平、带农联农富农水平,但目前受限于农村环境差、收入偏低、发展起步难、关注度不够以及缺乏在农村发展的信心等,大学毕业生待不住、留不住、流失严重,农村正处在大学毕业生引进难、留住难的“两难”境地。

乡村振兴需要能人回乡发展。能人出生在乡村,离乡背井在外发展,是乡土人才的重要补充,具有回乡发展产业反哺家乡、推广技术支持家乡、担任基层干部助力家乡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地充分利用能人眼界开阔、见识丰富、管理有特长、资金有积累等优势,吸引能人回乡就业创业,尤其是能人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主导了家乡发展方向、引领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带领了乡亲们致富增收,但由于农村生活环境差、与家人两地分离、发展起步难、缺少晋升渠道、收入水平降低、“筑巢引凤”支持不够等,能人回乡发展有顾虑,也存在能人流失问题。

乡村振兴需要农民工返乡发展。农民工的根在农村,是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发展可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通过优化农村创业政策环境、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搭建农村创业平台、编制乡村产业和农业农村人才规划,吸引农民工返乡高质量创业就业,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了1000万人。但仍存在高素质农民工偏少、农村发展基础差、创业服务跟不上、资金不足筹资难等难题,农民工返乡后再离乡比较突出。

乡村振兴需要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入乡发展。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是乡村振兴的外力,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入乡就是把外力转换成内力。

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可为乡村提供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服务,借助外脑为乡村发展赋能,提升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但入乡城市专业技术人才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上没有适当倾斜、激励机制不完善,而且在农村生活不习惯、收入不稳定,城市专业技术人才留乡发展意愿不强烈。企业家在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农增收及融入大市场等方面作用明显,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企业家入乡受限于乡村吸引力不够、入乡水土不服以及激励政策不足等,影响了企业家振兴乡村作用的发挥。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人才下乡发展。科技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动力保障,农业科技人才肩负着攻克农业农村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广应用稳产增产保供技术,以及保障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农业科技人才就是科技下乡,尤其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切实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提高到2021年的61.5%,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目前,受限于服务渠道不畅、农民接受度偏低以及配套平台或政策不健全等,农业科技人才下沉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

持续加强乡村人才引进培育,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按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决策部署,应继续坚持乡村人才本土培育与外来引进不动摇,针对各类乡村人才发展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着力在优化提升培育、协同引进使用、强化激励保障三方面精准施策、系统谋划,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软环境,有序引导各类人才留在乡村、融入乡村、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

优化提升乡村人才培育。继续加强乡土人才、大学毕业生、能人、返乡农民工培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按照大学生村官管理的选调生示范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百万高素质农民薛莉提升行动计划等人才培育计划、行动、项目,提升乡村人才能力素质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开展人才培育计划、行动、项目效果评价,以评促规范、以评促提升,提高人才培育实效。

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鼓励各地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校企合作。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项目、教师“优师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探索推行“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将“订单培育、订制培育、定向培养、定点培养”系列举措落实落细落地。

协同推进乡村人才引进使用。在培育乡村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引进和利用外部智力。引才要与乡村事业紧密结合,有目的、有目标引人选人用人,积极吸纳能够支撑引领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坚持乡土人才和引进人才政策均衡化制定,出台适应农村发展、农村特色的引才政策,推行项目、资金、平台、土地等要素一体化配置,让农村的机会、政策吸引人,全方位推进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家入乡、科技人才下乡。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健全完善乡村人才下乡服务体制机制,重点理顺、落实城市专业技术人才、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政策,畅通乡村人才入乡、下乡渠道,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专业人才干专业的事,有效缓解以上领域人才在农村紧缺的局面。

推行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开发行动,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人居环境、乡村创业等领域,凝聚一批农村产业发展青年人才、乡村治理青年人才、乡村规划建设青年人才、乡村公共服务青年人才、农业农村科技青年人才,引导青年人才在农业农村领域担当作为。

强化乡村人才激励保障。着力解决返乡入乡创业面临的融资、用地等实际问题,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完善乡村人才创业就业扶持政策,补上乡村人才创业就业配套政策的短板。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对长期服务乡村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以及扎根在乡村的乡土人才、大学毕业生、能人、企业家,专门制定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激励措施,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宽广的晋升渠道和发展空间,增强乡村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认同感。

继续聚焦乡村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在乡村人才养老、医疗、住房、子女入学、档案托管、证件申请等方面,实施最优惠政策,提供“一站式”服务,让乡村人才不但不“低人一等”,还能被“高看一眼”,彻底扭转农村环境留不住人才的不利局面。

作者:朱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乡村治理与发展团队”(10-IAED-06-202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