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创新发展乡村发展理论体系——专家解读《中国乡村研究报告2024》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陈可轩   发布时间: 2024-12-26
【字体:

“《中国乡村研究报告2024》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学术的探索,为中国和世界乡村发展提供了有价值可借鉴的重要参考。”12月23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表示。

杨振海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安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生活富裕、乡村规划、乡村科技、体制机制等农业农村各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乡村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杨振海表示,报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定位、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学术研究,系统研究乡村发展的中国特色与国际特征,创新并发展了乡村发展理论体系。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理论内涵丰富

近日召开的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关于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内涵,经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其是一个快速升级的过程。新型城乡关系的理论内涵不断升级,从最初的提出到后来的坚持、加快,再到如今的协调发展,每一次变化都标志着对城乡关系认识的深化。”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表示。

张合成

报告指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理论内涵丰富、快速升级,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农村贫富差距、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农业科技差距、城乡“数字鸿沟”这六大差距。

“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共同繁荣,包括差异共生、平等共进、和谐共程、互利共赢等四个方面。”张合成表示。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时间紧迫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农村发展,补短板、强弱项仍然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杨振海说。

报告指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政策取向上,要坚持制度规划的“五个一致性”,即政策工具与工具箱的一致性、公平与效率的一致性、市场与政府的一致性、传统与现代的一致性、发展与保护的一致性。在公共政策的设计上,要坚持四个标准,即目标精准性、总体协同性、执行便利性、预期稳定性。

“我们认识到制度建设不仅时间紧迫,而且任务繁重。特别是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如污水治理等,因此必须明确任务、设定具体目标,并严格按照中央要求逐步落实。”张合成说。

报告还提出,要从构建调动种粮务农积极性的制度体系,夯实多予少取的农民增收保障制度,制度上保障小农户同步进入现代化,制度上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构建优中之优的农业科技政策体系这五个方面加强研究,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