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农业强国光明谈》加快建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姜茜 孙炜琳   发布时间: 2022-11-23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实践。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的中国方案

生态产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创新性概念。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首次提出“生态产品”的概念,指的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并且将生态产品与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并列,对人类生产发展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生态产品与发达国家所关注的生态系统服务相似,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或任何投入的自然价值,而生态产品中凝结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态产品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劳动和自然价值,人们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管理等行为也成为生产劳动,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拓展,独具中国特色。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的积极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十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甚至是人们的生命健康。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两山”理念回答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现实性问题,打破了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束缚,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明了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两山”理念彻底扭转生态环境低价、无价的传统观点,把生态环境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就是将绿水青山中蕴含的经济价值变现,使得对绿水青山的保护“有利可图”,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可持续的重要手段。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已经步入实质性的实践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2019年,浙江省丽水市被列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自然资源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先后印发了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各省也相继开展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浙江、山东等省份已经开展村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全国各地在不同层级上都已形成一大批的典型案例和先进做法。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政策动议走入政策实践,推进力度、实践深度不断加大,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

   二、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生态产业化培育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通过产业生态化擦亮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生态产业化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系统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发挥乡村绿水青山的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产业生态化是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对农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进行生态化改造,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使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更为鲜明,筑牢乡村绿水青山的优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有力推动乡村产业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和最艰巨任务在农村。我国农村地区大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却通常都是生态高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会通过绿水青山这一农村地区普遍具有的优势,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红利,最广泛地惠及广大农民,推动共同富裕。

   三、多措并举加快建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机制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森林、草地、水域等乡村生态资源具有复杂的生态空间结构,生态产品容易产生交叉、重叠,产权界定难度较大,导致生态资源闲置,价值尚未全面激活。首先要明确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资产的产权归属,理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产品的产权主体,明确生态产品的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落实所有权权益。通过明晰的产权,降低交易成本,推动生态产品的市场交易,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机制基础。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现阶段,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农民与市场、政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较弱。我国乡村生态产品主要有乡村旅游、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实现路径,但是所获收益多归于地方政府、资本和少数农村精英,农民的收益只来自土地流转、工资收入等。农民是绿水青山的主人和守护者,农民理应充分享有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的收益。要加快完善农民与政府、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获得的转化收益与农民的福利挂钩,让农民共享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的收益,更好地激发他们保护绿水青山的内生动力。

提高乡村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我国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部分地区缺乏科学规划,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有的地区盲目跟风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缺乏特色和创新性的生态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造成资源浪费。在乡村生态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加强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深入挖掘地方生态资源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生态产品的多样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提供满足消费者差异性需求的生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