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迈上新高度 续写新华章  ——盘点2024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陈晨   发布时间: 2025-01-23
【字体:

【经济界面】 

颗粒归仓,小麦、玉米、稻谷产量持续增长,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设备轰鸣,生产线宛如奔腾河流,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汽笛声响,载满集装箱的外贸巨轮从港口出发,驶向世界各地,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我国经济不断前行的坚实步伐,也是经济发展书写的华丽乐章。

本期《经济》周刊推出国民经济发展主题报道,以数据视角,管窥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沃野飘香大国粮满仓


【数据】

岁稔年丰,穰穰满家。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1.8亿斤,增长1.6%。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的新台阶。粮食面积落得实——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7.90亿亩,增加525.8万亩,对增产贡献近两成;单产提升成效好——2024年粮食亩产394.7公斤/亩,比上年提高5.1公斤/亩,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超八成。

“我去年种了1350亩晚稻,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选择了‘陵两优69’早熟品种。这个品种不仅高产,而且生长周期短,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去年收的时候,每亩晚稻的产量有1100多斤,比上一年亩增产百来斤!”说起种粮,江西永丰县沙溪镇种粮大户温明生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这种地,离不开好种子、好地块、好技术、好机械!插秧机、无人植保机、联合收割机这些智能农机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种地的效率。现在种地还有各种补贴,大家种粮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

从“地”里挖潜力,从“技”里提能力——放眼全国,我国已累计建成10亿多亩高标准农田,越来越多耕地成为孕育丰收的沃土;大量优良品种有力支撑了大面积单产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去年,我国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加快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环环紧扣挖掘单产潜力:以“增密度”为切入点不断增加亩均株数,以“创高产”为着眼点加快推广关键技术,以“高性能”为突破点升级农机装备科技水平,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

耕地保护补贴、一次性种粮补贴、农机具补助……惠农政策“东风”劲吹,不断提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去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持粮食生产力度,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保持稳定,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与此同时,各地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间作套种、推进撂荒地复垦,多措并举挖掘种植面积潜力。

【专家点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

2024年,全国31个省份中有26个实现粮食增产,这是一种普遍性、整体性的增产。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作为,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在“地”和“技”上做的努力,一系列好的政策和举措还将延续或加力。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随着这些相关举措落地落实,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巩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