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创造了当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奇迹,而农业科技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上,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吴敬学发表观点:应科学认识“八连增”,因为这是在2003年粮食产量43070万吨(20年来的最低谷)水平上实现的;目前,粮食单产增长速度减缓,背后掩藏隐忧,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缺少创新突破,尤其缺少关键技术、关键措施的重大突破,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吴敬学研究员对农业问题、尤其是农业科技问题居安思危的独特见解,引起了记者的关注。他对此还有什么更深入的思考和见解?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他。
应科学认识“八连增”
记者:您提出要科学认识“八连增”,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这一观点的依据在哪里?
吴敬学:虽然我国实现了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但这是在2003年粮食产量43070万吨(20年来的最低谷)的水平上实现的;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50160万吨,仍低于1998年的51230万吨,到2008年才实现当时历史的最好水平,达到52871万吨,所以这一阶段主要还属于恢复性增产。事实上,如果用最近三年和五年的粮食总产量的平均值计算,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致在53576—54950万吨。
另外,近几年我国尽管遭受了极端灾害性天气,但总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并且防灾减灾效果明显,农作物受灾程度明显降低。
因此,从目前我国的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看,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还不是很牢固,要警惕粮食产量的再一次较大波动,降低粮食生产因气候不确定性的影响,拉长粮食产量波动周期,控制粮食产量波动幅度。粮食“八连增”后,产量基数高,资源约束日益凸显,气候条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不能盲目乐观和丝毫放松。
粮食总量增长主要源于单产贡献
记者:我国粮食增产主要源于播种面积扩大还是单产贡献?单产提高主要依靠什么?
吴敬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量增长是由单产提高和播种面积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播种面积扩大的空间非常有限,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单产提高对粮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累计增加了14051万吨,其中,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和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2.3%和37.7%。
粮食单产的提高主要是科技进步的贡献,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2010年的52%,表明农业科技在粮食总产量跨越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主要包涵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主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目标,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技术变迁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农业机械性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主要是通过市场诱导性技术变迁来实现。从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的禀赋来看,土地相对于劳动而言更加稀缺,政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单产增速减缓,表明科技缺少创新突破
记者:您提出,目前我国粮食单产增长速度减缓,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缺少创新突破。请您用数据分析一下这一说法。
吴敬学:据有关研究表明,世界粮食单产年均增速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2.7%,下降到目前的0.9%,到2030年将进一步放缓,而届时世界粮食增产总量的70%—80%,必须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来实现。中国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大国,1978—1985年是我国粮食史上的一个黄金期,粮食单产年均增长率为4.69%,1985—1998年期间,年均增长率降至1.99%,1998—2003年期间,粮食单产增长率出现了停滞和徘徊,直到2004—2011年粮食连续八年增产,年均单产增速恢复到1.61%,但仍未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粮食单产增长速度的减缓,表明我国科技成果缺少创新突破,尤其缺少关键技术、关键措施的重大突破,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记者:我国粮食单产还有潜力可挖吗?
吴敬学:目前我国稻谷、玉米和大豆的平均单产分别仅为美国的75.4%、51.8%和55.7%,这说明我国三大作物的单产增长潜力还是有相当大的空间,如果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水稻、小麦、玉米生产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总产可以提高30%以上。我们应始终坚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力,推动我国粮食持续增长。
粮食增产:必须实现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记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措施。针对科技保障,您提出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力争实现高产优质粮食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具体建议。
吴敬学:要把发展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优先位置,增加科研投入;要把培育超高产优质新品种及关键技术的攻关放到重要位置,在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节本、增效实用技术;要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在优势产业带建立相应的育种和技术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还应抓好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应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力争取得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充分利用世界科技最新成果,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在现代设施农业、新型肥药、循环农业、海洋农业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为粮食增产、农业发展开拓新的思路。(记者胡其峰)
延伸阅读
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其他因素
耕地数量继续减少,质量下降。1978—1997年的2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15亿亩,1998—2007年的1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23亿亩,因水土流失、盐渍化等原因导致退化的耕地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2001-2007年间全国占优补劣的耕地面积就达到3140万亩。
水资源总量短缺,分布不均。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由1997年的70.4%下降到2010年的61.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粮食生产重心北移,粮食主产区用水矛盾愈加突出。
气候变化异常,灾害频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灾害发生机率增加,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年均受旱面积和损失粮食均占60%以上;气候变化诱发生物灾害因素增加,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和粮食损失均占70%以上,每年因生物灾害损失粮食500亿斤左右。
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素质下降。由于农资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降。新生代青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和单产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