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经所发文探讨涉农贷款发展的理论逻辑、结构性问题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4-30
【字体:

近日,农经所李正印博士生作为通讯作者,乡村振兴学院张合成院长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文章《涉农贷款发展的理论逻辑、结构性问题与实践路径》在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上发表。该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深化对涉农贷款发展规律的理解,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涉农贷款为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作用,但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仍制约其效能。为深入探讨涉农贷款在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提升路径,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涉农贷款发展的理论逻辑,明确涉农贷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保障,构建中国特色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着力点。其次,从实践层面指出当前涉农贷款存在农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增长较慢且占比持续下降,农户贷款可得性低等结构性问题。 最后,提出涉农贷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加快创新产品和服务,强化公共服务属性,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编号:10-IAED-01-2024)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Y4qPNLDuvYsLC1LYrOBG98HqCEFoBGC7e3cqZliePsr6s0ddkusENeaQlwCg44uzN0y2pfSegtV6cFIDhQdEIXbrkBb0I0DgedMvV-qBRzIhO3Ww637cVkld5yJnz8FBjT6dDV5f93FzrXjMJaUSfdJYX2Tsh49fPeuQzLkoVyCwz11OiNaVg==&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