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生产风险测度及保险对策研究》项目组选择浠水县作为样本县,研究县级作物生产风险及应对策略。到2000年11月初,项目组已经完成建设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1980-2006)的目标任务。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收集了1980年至2006年湖北省浠水县全县和清泉镇、巴河镇、竹瓦镇、汪岗镇、团坡镇、关口镇、白莲镇、蔡河镇、绿杨乡、洗马镇、丁司垱镇、散花镇、兰溪镇、开发区、策湖养殖场、三角山林场等区域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基本数据表设置13个字段,分别是:序号,年度,区域,作物总类,作物分类,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面积单位,总产单位,单产单位,备注,单产检验。“作物总类”包括8种汇总类作物类型,分别是:粮食,夏收粮食,稻谷,稻谷及杂交制种合计,小麦,薯类,油料,麻类。“作物分类”包括22种单一作物类型,分别是:早稻,中稻,晚稻,一季晚稻,再生稻,大麦,玉米,洋芋,高粱,大豆,蚕豌豆,饭绿豆,马铃薯,红薯,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蓖麻,黄麻,苎麻,甘蔗。
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数据来源:(1)1980-1990年数据来源于《浠水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1991-2002年数据来源于《浠水县统计年鉴》。(3)2003-2006年数据来源于《浠水县情》。1983年浠水县作物生产统计数据缺失,1986年与1996年只有全县作物生产合计数据。
数据库基本数据在数据原始记录基础上进行了必要整理。整理项目如下:第一,对数据计量单位进行了一致化调整。播种面积单位统一调整为“公顷”,作物总产量单位统一调整为“吨”,单产单位统一调整为“公斤/公顷”。第二,对作物类型名称在进行比较研究基础上,将同类作物而名称不一致的进行了一致化整理。整理内容如下:(1)“作物总类”字段的调整:1982-1984年“早、中、晚稻合计”改为“稻谷”。(2)“作物分类”字段的调整:1994年“双季稻”改为“晚稻”。1993,1997,2001,2002年“双季晚稻”改为“晚稻”。1980,1981,1982,1984,1985,1987-1992,1995年“二季稻”改为“晚稻”。1981年“中晚稻”改为“中稻”。1985年“早中稻一季晚及杂交制种合计”改为“稻谷和杂交制种合计”。1980-1984年“黄豆”改为“大豆”。1982-1988年部分区域的“蚕元豆”、“元蚕豆”改为“蚕豌豆”。1985-1988年“总计”中的“饭六豆”改为“饭绿豆”。1980、1981、2001、2002年“红苕”改为“红薯”。
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基本统计数据表1980-2006年的总记录为9438个,其中660个记录数据不完整或空白。单产检验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将单产与作物单产经验值域比较,发现单产结果(包括利用总产量和播种面积计算出的单产结果)偏离实际经验值域的有140个左右;二是将统计单产与计算出的单产进行比较,如果偏差绝对值超过50公斤/公顷,就认为单产偏差过大,发现单产偏差过大的记录有174个。
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除了基本数据表外,还创建了查询、窗体、报表、宏等多种功能对象。数据库用户可通过主控切换面板调用有关功能对象,方便地实现使用数据库的一些目标,包括:“输入/查询数据”、“分区域作物查询”、“打印数据报表”、“退出数据库”。熟悉Access 2003的用户可充分利用其功能进行工作,本数据库对此未作任何限制。由于数据库未设置防编辑、防复制措施,为防止意外修改、损坏数据库,建议用户预先备份数据库,使用当中如果要进行编辑一定要谨慎。
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1980-2006)的建立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是《中国作物生产风险测度及保险对策研究》子项目的成果。项目牵头人陈世军和项目参加者王晓玲是浠水县作物生产数据库的建设者。该数据库已经提交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将可在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资料数据共享平台实行数据共享。
(陈世军、王晓玲/供稿,2007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