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农经所东南中心主办,福建省农科院经信所承办的“三农”研讨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书记余文权,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党委书记毛世平出席会议,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丁中文、福建省科技厅星火计划办公室林继扬主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周灿芳所长参加会议,会议由东南中心主任姜茜主持。
会议围绕“推动种业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会议认为,种业是现代农业的基础,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非常重要的一环。前端的基础研发和后端的推广应用是种业的一头一尾,实现“头尾”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种业振兴。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特别在耐高温高湿、抗病抗倒伏品种基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福建种业在全国种业市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
会议建议,推动种业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要强化以大食物观为导向,既要做好水稻、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也要做优做强特色果蔬作物;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国外优质种质资源引进力度;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完善“企业出题、共同答题、成果共享”的科企合作模式,打造超级联合体,提升种业创新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推动金融赋能种业发展,探索完善种业创新债券发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本深度介入种业发展。
会上,来自中国农科院农经所钱加荣研究员和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省种子质量检验站)赵杰樑站长分别以“中国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和“福建种业产业化的实践和探索”为题做了学术报告,屏南县和种业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基层在品种育繁推工作中的切身感受。福建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成果转化处和8个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和专家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三农”系列研讨会是农经所东南中心打造区域“三农”高端智库的重要举措,研讨会聚焦东南地区“三农”发展实际和区域共性问题,会集地方政府、科研院校、企业、农户多方主体,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为东南地区乃至全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经验、模式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