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欧盟农业旗舰项目启动会暨“农民和农村新型可持续商业和生产模式”(Next Generation Sustainable Business Models and Monitoring for Rural Resilience and Innovation, 简称NETRUR)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与德国莱布尼茨农业工程与生物经济研究所作为2025年新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NETRUR的牵头单位,联合中欧三十余家科研机构与高校,共同探讨农业绿色转型新路径。会议旨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全球农业绿色转型贡献“中欧方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作为重要协办单位,深度参与并助力了会议的成功举办。

旗舰项目启动,擘画中欧农业合作新典范
NETRUR项目是中国—欧盟农业科技合作旗舰项目,也是中国和欧盟旗舰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财政经费投入最大,也是研发投入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工作任务最重的科研项目。项目将历时4年,总计投入约8000万元人民币。

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司长戴钢在致辞中指出,农民和农村新型可持续商业与生产模式的研究是中欧农业合作的关键领域和合作重点。他强调,该项目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中欧科技合作指示的具体实践,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挑战的重要举措。希望中欧双方项目承担单位以“旗舰”标准高质量推进实施,全力将其打造为中欧科技合作典范。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司长Henri Delanghe对此予以积极回应。他表示,在双方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携手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本次会议的召开,全面落实了中欧双方关于深化农业科技合作的重要共识,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与欧盟绿色新政互学互鉴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亦为共同应对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转型挑战注入了新动力。
农经所深度参与,吕开宇研究员领衔关键课题
农经所在启动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财政金融与农村改革”团队首席吕开宇研究员承担了该项目的第五个课题“创新模式信息开放获取平台的创建和共享及应用与决策支撑”,并下设5项任务。团队成员谢玲红研究员作为子任务负责人、张姝副研究员和张崇尚副研究员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到课题中,均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农经所团队成员参加了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和专家论证会,吕开宇研究员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其负责课题的实施方案,系统阐述了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提出了将通过构建开放共享信息平台、形成政策建议与学术成果,为推动农民增收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设想。此外,吕开宇研究员还主持了10月11日下午的商业与生产模式专题研讨会,张崇尚副研究员围绕“农业保险如何影响农户行为”作了专题汇报。


明确合作方向,项目推进迈出坚实步伐
此次会议为项目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组建了由朱永官院士任组长、浙江大学钱文荣教授任副组长的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涵盖农业、环境、经济、政策等领域13位知名专家,将为项目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指导。会议还设置了双边研讨会、青年专题研讨会等交流环节,集中展示双方在农业农村领域最新合作进展。
通过本次会议,农经所课题团队完成了与欧方第五和第六课题的对接,并明确了10月下旬德国欧方项目启动会的进一步合作计划。本次中欧合作项目启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农民与农村新的可持续商业与生产模式”项目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搭建了中欧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平台。展望未来,农经所将深化跨学科、跨国界合作,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加强团队合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商业与生产模式创新实践,致力于将本项目打造成为知识共创、经验共享、协同治理的典范,为全球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