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来源 :杂志社   作者:李雪   发布时间: 2025-09-16
【字体:

9月5—7日,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聚焦“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完善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开幕式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主持,宁夏大学党委书记王宏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分别致开幕辞。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毛世平参加会议并主持了理事会和闭幕式。

胡向东所长在致辞中指出,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化、体系化的创新模式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研讨会以“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完善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将对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完善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强调,农经所将持续加强对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的支持,不断深化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打造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引领性更强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术交流平台。

陈萌山会长总结时指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稳定支持激发科研活力,以全领域覆盖守护产业多样,靠多学科融合加速成果落地,其成功实践本质是对农业技术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具象化验证,也是“技术服务于经济目标”学科本质的实践体现。他强调,农业技术经济学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和关联深化,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农业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更加有力的理论基础和人才支撑,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农业技术经济学新境界。

在主旨报告中,胡向东研究员深入阐释了进口增加、气候变化及低碳转型对农业产业韧性的影响,指出进口增加对国内玉米、牛肉和大豆生产冲击较大,气候变化对粮食产业链影响不断加深,低碳转型应推进“生产端+消费端”协同发力,并提出要持续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要素投入,持续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持续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中国农业大学韩一军教授详细阐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实践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西安财经大学赵敏娟教授结合产业实践梳理总结燕麦荞麦产业发展现状、机遇挑战及转型路径。辽宁大学仇焕广教授从三个方面探讨发挥多学科带动产业体系发展优势的路径。浙江大学钱文荣教授深入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多元目标、协调困境及农业产业体系化创新路径。北京大学王金霞教授分析了当前数字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建议。南京农业大学张龙耀教授全面梳理了农村金融发展历程、现状挑战及金融科技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路径。宁夏大学杨国涛教授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机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孙炜琳研究员详细阐释了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理论框架、困难挑战及完善建议。

本次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宁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承办。研讨会同时设置了6个分会场,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的42位专家作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和讨论,分享现代经营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