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第十九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研究员出席沙龙活动并指导,农经所党委书记毛世平研究员参与学术沙龙。本期学术沙龙由学院治理有效研教部师生自拟主题、学生自发担任主持,专家参与讨论并点评指导。
赵一夫研究员聚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热点,就“十四五”时期农民收入与消费变动及“十五五”时期展望等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并结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对策建议。治理有效研教部的易裕元和王瑞两位同学分别以“行政是否消解自治:村干部专职化对农民民主参与的影响”和“多劳是否多得?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对收入的倒U型影响”为题展开汇报。研教部其他同学和老师围绕汇报的相关主题进行了观点分享和研讨。
张合成研究员对本期沙龙主持人的表现、师生汇报内容和同学们的研讨提问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学会精准分析形势,提升形势研判能力,要将学术研究方向置于国家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进行思考,确保学术方向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二是要在学术研讨中坚持方法训练,全面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学术沙龙活动夯实人生规划的理念,并教诲同学们在人生规划中,应遵循“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修养路径,在探讨农村问题时,要深刻理解并正确处理平等与差等的理念。
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学术沙龙圆满落幕。治理有效研教部师生纷纷表示,本期学生术沙龙活动受益匪浅,会后将认真汲取老师们的建议,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