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发布会在京顺利召开

来源 :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6-01
【字体:

  5月25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主办,农经所和IFPRI东亚东南亚中亚办公室联合承办的2021中国和全球农业政策论坛暨《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发布会顺利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思文视频致辞。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陈晓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范小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陈萌山,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出席会议。发布会由袁龙江所长与陈志钢博士共同主持,所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

 

  唐华俊在致辞中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和全球食物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草地贪夜蛾和非洲猪瘟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但是农业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生猪产能恢复超过预期,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十四五”时期,中国农科院将加快科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宏观战略和政策研究,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卡脖子”技术、动物疫病防控、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全院在农业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政策、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约翰·思文所长在致辞中指出,新冠疫情对全球食物系统和食物供应链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对于妇女、儿童、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冲击尤为严重,但疫情也为全球食物系统转型带来了机遇。全球食物系统需要从高效性、健康、抗逆力、包容性、可持续性五个方面进行转型,以应对未来冲击。

 

  梅旭荣发布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1》。报告回顾与展望了国内外宏观经济和农业产业走势,继续聚焦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从全要素生产率、品种增产贡献率和种业竞争力等视角剖析了中国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竞争力。围绕产业热点,全面研判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当前居民膳食营养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优质蛋白质供给不足;研究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强化食品技术研发,减少食物浪费与损耗,要进一步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强化以居民营养健康为导向的消费需求预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水产品等优质蛋白质供给。深入讨论了2035年国家粮食安全形势、生猪产能恢复和潜在重大风险等热点问题,研究表明,未来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粮食自给率持续下滑,但依然有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底线不破;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强监测预警与形势研判,以“能繁母猪存栏量”为核心指标,探索建立生猪产能储备制度,做好逆周期调控,谨防出现新一轮“猪贱伤农”。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农业促进营养与健康研究项目主任、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约翰·麦克德莫特发布了《2021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贫困和营养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疫情以来,口粮消费增加,果蔬及动物产品消费明显下降。但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新冠疫情也见证了食物系统中供应链、数字化多方面的创新。报告对未来的食物系统提出了五个重要目标,建议引导健康的膳食需求,将环保与食物系统结合起来,并关注城乡差异及贫困人群面临的不平等等问题。报告预测在未来全球将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更多样、更频繁的冲击,有韧性的政策体系及公共、私营部门间的协调对于应对上述冲击至关重要。

  会上,陈晓华,陈萌山,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原所长樊胜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作为特邀嘉宾对两个报告进行了点评。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南南合作金融中心等国际机构代表,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高校、各省农科院的领导和专家,中国农科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议。本次发布会采用中英文双语面向全球网络直播,来自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3000多人线上观看了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