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7期

来源 :杂志社   作者:赵倩   发布时间: 2022-07-27
【字体:

农业技术经济2021年第7期目录摘要


风险规避、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来自东北三省玉米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吕杰,刘浩,薛莹,韩晓燕(4)

科学施肥技术的收入效应差异分析——基于粮农初始禀赋的实证估计......李亚娟,马骥(18)

适度规模经营是否能抑制农业面源污染——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实证......姜松,周洁,邱爽(33)

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李晓静,陈哲,夏显力(49)

中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理论依据与福利评估——基于选择实验调查的福利评估......聂文静,薄慧敏,李太平(65)

贫困区农户生计资本组合对收入影响的优化效应分析——基于陕西778份农户调查数据......黄志刚,黎洁,王静(79)

产业扶贫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吗......顾宁,刘洋(92)

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特征研究......胡晨沛,李辉尚,曲春红(103)

房租负担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农民工“效益观”的视角......杨青,徐俊杰,王洪卫(115)

农民工跨城市流动就业的工资溢价效应——对农民工频繁流动的一个解释......汪润泉,赵广川,刘玉萍(131)



风险规避、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

——来自东北三省玉米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

吕杰,刘浩,薛莹,韩晓燕(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构建了“风险规避、社会网络与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东北三省741户玉米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风险规避、社会网络对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出于规避风险的化肥施用行为具有刚性特征。风险规避不仅提高了农户选择过量施用化肥的可能性,更显著增加了其过量施用化肥的程度;(2)社会网络不仅降低了农户选择化肥过量施用行为的可能性,也减少了农户化肥过量施用程度,但化肥施用的刚性依赖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社会网络对化肥过量施用程度的负向影响;(3)社会网络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出于风险规避而选择过量施用化肥的可能性,但无法抑制农户出于规避风险对化肥过量施用的路径依赖;(4)农户不同的生产要素对化肥过量施用行为具有不同的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因此,推进风险管理正式制度建设、强化面向施肥经验交流的农村社会网络建设、建立化肥减施补偿制度、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对增强农户的科学生产意识、促进农业生产化肥减量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险规避;社会网络;化肥过量施用;Heckman模型


科学施肥技术的收入效应差异分析

——基于粮农初始禀赋的实证估计

李亚娟,马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技术采纳是促进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但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影响有所差异。为研究技术采纳在农户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基于2172份粮农生产经营数据,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误和异质性,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不同初始禀赋粮农技术采纳的收入效应差异。结果表明:(1)与未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粮农相比,采纳的粮农收入增长效应明显;(2)技术采纳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的收入效应具有不一致性,低初始禀赋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的收入效应显著低于高初始禀赋粮农;(3)技术认知对粮农采纳科学施肥技术有显著正向影响。故政府应加大针对不同初始禀赋粮农差异化的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粮农技术认知及技术采纳率,优化粮农决策,促进农户收入增长。

关键词:科学施肥技术;收入效应;内生转换模型;分位数回归


适度规模经营是否能抑制农业面源污染

——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实证

姜松,周洁,邱爽(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


摘要:发挥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对绿色发展的引领功能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焦点。然而,对于适度规模经营能否抑制农业面源污染这一核心问题,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据此,本文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门槛面板模型,实证适度规模经营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适度规模经营未达到抑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预期。进一步地构建动态面板门槛模型进行效应评估和机制检验发现,静态面板模型中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加剧作用,并不是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带来的,而是金融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城镇化等外部条件对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撑不足造成的。但值得肯定的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适度规模经营;面源污染;影响效应;动态门槛面板模型


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李晓静,陈哲,夏显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户参与电商不仅能够缩短流通环节、节约交易成本,而且有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本文在阐述参与电商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产生作用的机理性分析基础上,利用猕猴桃主产区的微观调研数据,从农户层面捕捉其参与电商对绿色生产意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评估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的空间溢出效应差异,主要结论有:(1)农户参与电商及其绿色生产意识呈现明显的地理集聚性;(2)农户参与电商不仅直接导致自身绿色生产意识提高,而且间接诱导周边农户绿色生产意识提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3)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外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间绿色生产意识差异性较大,地理标志保护区外比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绿色生产意识自身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明显;(4)参与电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内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其对地理标志保护区外农户的绿色生产意识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电商;绿色生产意识;空间溢出;空间杜宾模型


中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理论依据与福利评估

——基于选择实验调查的福利评估

聂文静(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薄慧敏,李太平(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产品质量分级是推进质量兴农战略、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视角探讨现行市场经济环境下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理论依据。具体而言,首先利用福利经济学原理和几何福利图,理论推演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以及异质性消费群体的福利差异;然后借助选择实验调查数据,实证测度农产品质量分级的福利效应并验证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可以增进消费者福利,高收入群体的福利增进程度超过低收入群体,基于品质要素进行质量分级的消费者福利超过感官要素,按照感官要素划分农产品等级的现行分级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坚持市场优先原则,将消费者偏好的品质要素作为等级划分的实践依据,是有效实施农产品质量分级、稳步推进质量兴农战略的正确路径。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分级;消费者福利;分级要素;质量兴农


贫困区农户生计资本组合对收入影响的优化效应分析

——基于陕西778份农户调查数据

黄志刚,黎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王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生计资本之间同时存在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在短期内较难变动资本数量的情况下,优先扶持具有协同效应的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是改善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基于陕西778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采用多元回归计算生计资本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然后结合图论剔除替代效应指标筛选具有协同效应的关键资本,最后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生计资本结构优化前后的收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资本与其它生计资本在促进农户收入增长方面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其中与社会资本总替代效应较为明显(-0.051),较高的机会成本使得自然资本从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农户收入的增长速度;(2)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只有协同效应(1.047),与其它三类资本同时存在差别较小的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表明物质资本在资本结构优化中处于关键地位;(3)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只有协同效应(1.182),并且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三者之间协同关系较强,替代关系较弱,表明这三类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农户可持续的收入流量产生的重要资本;(4)综合而言,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增加资本间的协同性关系,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收入水平的改善(0.110)。

关键词:生计资本;收入;协同效应;替代效应;结构方程模型


产业扶贫降低了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吗

顾宁(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刘洋(吉林大学商学院)


摘要: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是实现稳步脱贫最为直接的手段。本文基于辽宁省阜新市建档立卡的既往贫困户调查数据,利用VEP方法对研究对象脱贫后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评估产业扶贫政策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对产业扶贫效果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脆弱发生率与贫困发生率差距较大,部分农户有返贫的风险;整体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贫困脆弱性,然而不同的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扶贫效果较好,而加工业扶贫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后续动态调整扶贫政策,根据地区优势和贫困户特点,落实“一对一”定向精准扶贫机制,从而巩固脱贫效果,阻止脱贫农户返贫。

关键词:产业扶贫;贫困脆弱性;返贫


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特征研究

胡晨沛(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李辉尚,曲春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摘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观察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趋势和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情特征,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变迁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能够对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和异质性进行估计,优于传统生产函数方法,能够得到省际差异的时变要素产出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显著性和经济学意义;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发现,1978—2017年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1.7%,高于中部的0.9%和西部的1.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整体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增速变化趋势趋同,但存在阶段性差异;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Dagum基尼系数均值为0.247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和西部区域内发展不均衡性高于中部地区,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是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时空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区域内协同均衡发展格局亟待完善和转变。本文建议从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地区禀赋优势、健全完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软环境”等方面,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


房租负担对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

——基于农民工“效益观”的视角

杨青,徐俊杰,王洪卫(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房租负担日益上升不断压缩农民工的收支剩余,而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融入障碍、户籍制度隔离与农村社会保障不足等情况下所具有的“效益观”特性——以追求返乡养老前收支剩余最大化为目标,使其更倾向于增加劳动供给以弥补收支剩余的降低。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房租负担上升显著增加了农民工的劳动时间,其中对家庭负担较重和就业稳定较差的农民工的影响尤为明显;进一步还引起了农民工超时劳动。本文认为,当前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同时,加大对家庭负担较重和就业稳定较差农民工的租房保障,并进一步推进社会融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推动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房租负担;农民工;劳动供给;超时劳动;效益观


农民工跨城市流动就业的工资溢价效应

——对农民工频繁流动的一个解释

汪润泉,赵广川(南京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院)

刘玉萍(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农民工进城后的就业具有高流动性特征,频繁地更换就业城市。本文利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解析了农民工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发生逻辑及其经济回报。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同一城市就业无法获得持续的工资增长,而通过在城市间的流动能够获得工资溢价,从而形成了跨城市流动就业的“推力”和“拉力”;“岗位搜寻”与“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是农民工通过城市流动获得工资溢价的两个作用机制,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间的流动就业扩大了岗位搜寻范围,进而提高了进入高回报岗位的概率,另一方面,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更倾向于放弃社会保险,并以此换取工资补偿。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学历与低学历农民工均能通过流动获得工资溢价,但前者的“岗位搜寻”机制更强,后者的“社会保险权益贴现”机制更强。

关键词:城市流动;工资溢价;岗位搜寻;社会保险;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