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6期

发布时间: 2021-07-08
【字体:

农业技术经济2021年第6

农户收入与信贷数量U”关系及其理论解释......陈小知米运生杨天健石晓敏(4)

中国粮食市场的巨灾效应及风险评估——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苏小松徐磊(1)

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以大蒜为例......马宏阳赵霞(33)

多维贫困视阈下农业政策性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与空间效应——来自新疆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域的经验证据......张建勋夏咏(49)

政府规制、双重嵌入性治理与绿色健康养殖行为——以河南省为例......俞洋刘向华宋宇吴一平(66)

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张永强田媛(84)

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基于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的视角......郑旭媛林庆林(101)

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了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吗——基于西部地区10851154户的微观调查数据......王志章杨志红(115)

农村流动儿童影子教育参与及其对我国教育结果均等化的影响......周春芳苏群常雪(130)

 


农户收入与信贷数量U”关系及其理论解释

陈小知,米运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天健(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石晓敏(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金融需求通常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加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户的信贷数量增速随着收入增长而停滞甚至下降学者们将此视为一种异象并提供了歧义性的解释为解释其合理性并整合认识分歧本文利用全国代表性省份2704份抽样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对于生存小农来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信贷需求以满足家庭消费最大化目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生存小农成为“理性人”从而减少了信贷需求其作用机理是农地经营权产权残缺和土地细碎化农户限制了农业资本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同时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对信贷的需求

关键词农户收入信贷数量倒U关系地权不稳定土地细碎化


中国粮食市场的巨灾效应及风险评估——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苏小松(宁波大学商学院)

徐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摘要:巨灾对粮食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是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进行了反事实情景模拟,估测了巨灾效应。研究发现,巨灾效应包括价格效应和大国效应,随着巨灾程度的加深,粮食产量的损失会增加,国内粮食价格以及进出口价格都会急剧上涨,但粮食进出口价格对巨灾更加敏感,粮食进出口价格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国内粮食价格呈现出一定的粘性;大国的巨灾会对国际粮价产生冲击,此外大国抵御巨灾风险的能力更强,5亿吨粮食产量和50%的巨灾程度是重要的风险界限。本文提出了应对巨灾的短期和长期策略。

关键词:巨灾效应;局部均衡模型;反事实情景;粮食价格;风险评估


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以大蒜为例

马宏阳,赵霞(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针对近年来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的现象本文以大蒜为例利用价格分解法、协方差分析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了2004年至今的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大蒜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且主要受到成本消耗变动的影响同时还存在显著的集簇性、风险收益关系的不确定性和信息冲击的对称性即大蒜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正相关且不具有“高风险高报酬”的性质此外市场中“利好信息”和“利空信息”对其影响一致本文据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推动中国大蒜产业向现代化发展打通生产环节与消费市场的通道降低生产流通成本二是建立一个权威、准确的产业信息监测平台及时统计、发布产业信息指导蒜农和蒜商理性决策

关键词小宗农产品大蒜价格价格波动ARCH类模型


多维贫困视阈下农业政策性金融减贫的作用机理与空间效应——来自新疆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县域的经验证据

张建勋夏咏(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性政策金融之一本文选取南疆四地州19个深度贫困县()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收入型贫困、教育型贫困与医疗型贫困三个维度利用空间面板模型深入探讨了深度贫困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多维贫困视阈下抑制贫困的非线性空间数量关系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深度贫困地区的减贫效应明显且该种效应在区域内部与区域之间有较大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农业政策性金融减贫的空间溢出效应甚至比直接效应还要显著即一个深度贫困县()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另外一个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水平此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收入型贫困与教育型贫困方面最为显著但对医疗型贫困状况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多维贫困空间效应深度贫困地区


政府规制、双重嵌入性治理与绿色健康养殖行为——以河南省为例

俞洋刘向华宋宇吴一平(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政府规制、政府或协会单重或双重嵌入养殖()户治理是目前国内外规模化生猪养殖业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其中双重嵌入性治理作为较为温和、弱型治理模式对于多主体参与下治理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实现生猪绿色健康养殖为目标运用最小偏二乘(PLS)法分别从政府规制和嵌入性治理对养殖()户行为的影响进行绿色健康养殖治理结构比较分析并探讨两种治理手段及政府或协会对养殖()户单重或双重嵌入性治理模式之间的治理效果结果显示(1)政府规制、双重嵌入性治理对实现生猪绿色健康养殖具有正向影响且政府规制的治理效果要强于双重嵌入性治理的效果(2)在双重嵌入性治理中行业协会在双重嵌入性治理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3)从养殖规模大小和绿色健康养殖行为规范评价的路径系数差异的整体影响情况来看行为规范评价所造成的路径系数差异大于养殖规模大小所造成的路径系数差异其中政府规制对行为评价较差的养殖()户行为规范影响较大而政府和协会的双重嵌入性治理对行为评价优良的养殖()户行为规范影响较大(4)在从行为意愿到政府规制、政府嵌入、协会嵌入再到行为规范直至目标实现的诸多发展路径和模式中构建由政府规制和以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的双重嵌入性治理等组成的治理结构对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在养殖业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下其治理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尽快构建和打造在政府主导下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能动作用的规模化生猪绿色健康养殖的双重嵌入性治理的合理架构和长效机制

关键词政府规制嵌入性治理绿色健康养殖最小偏二乘法


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张永强田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社会化服务现实情况的调查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稻农生产技术效率运用多值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农户社会化服务参与程度越高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社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影响有显著差异相比未参与服务农户市场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70合作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19产业化服务模式促使农户技术效率提升0.1985产业化服务模式对农户技术效率促进作用最显著产业化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强化服务契约联结、服务利益联结、服务惠顾联结和服务组织联结促进技术效率提升本文认为在发展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中应重视服务交易中的契约安排、利益分配、惠顾手段和组织联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模式技术效率水稻多值处理效应模型


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基于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的视角

郑旭媛林庆林(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关注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并着重探讨在考虑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时上述影响的差异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在考虑农户异质性与环节异质性情况下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机制随后使用跨度15年的4期面板村级数据与农户数据对上述影响机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总体上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村庄劳动力非农化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不同环节的生产外包服务的可获得性以及劳动力节约程度对农户的劳动力非农化配置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水稻和玉米的机耕环节、植保环节以及水稻的机收环节在促进劳动力非农化配置中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水稻和玉米的机播环节、玉米机收环节则无显著作用另外生产外包服务发展对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因农户种植规模差异而有所不同规模越大的农户生产外包服务的发展对促进其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的影响越小反而会增加其对土地的附着力

关键词生产外包服务劳动力非农化配置生产环节农户分类


劳动力非农就业抑制了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吗——基于西部地区10851154户的微观调查数据

王志章杨志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但随着非农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难免会造成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本文从农户视角出发探讨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负向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非农就业显著地降低了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概率但离土型非农就业能够减缓这种抑制作用(2)非农就业通过提升农民家庭收入、减少政治参与两条逻辑阻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的传导作用不显著在后续乡村发展过程中须平衡好农户非农就业与农户主动性发挥的问题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就地就业创业、优化乡村治理机制与乡风文明建设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非农就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


农村流动儿童影子教育参与及其对我国教育结果均等化的影响

周春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苏群(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常雪(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20132014CEPS基线调查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村流动儿童与本地城镇儿童影子教育参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2SLS工具变量法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IVQR)考察影子教育对农村流动儿童与本地城镇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发现家庭资本匮乏使农村流动儿童的影子教育参与率显著低于本地城镇儿童但影子教育对农村流动儿童和认知能力较弱者的促进作用更大说明影子教育具有“补差”作用可以缩小儿童发展能力的城乡差距此外优秀的师资、优良的校风和高质量的亲子交流也可以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差距弱化农民工家庭影子教育投资的预算约束增加农村流动儿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是我国城乡教育结果均等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农村流动儿童城镇儿童影子教育儿童发展教育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