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评估与应对建议......叶兴庆,程郁,周群力,殷浩栋(4)
从全球视角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保障食物和营养安全......司伟,张玉梅,樊胜根(11)
转变生产消费方式诉求下的动物福利规制分析——基于防控新冠肺炎的思考......顾海英,王常伟(17)
新冠肺炎对生猪产业影响及应对策略......朱增勇,浦华,杨春(24)
土地问题
权属意识、资源禀赋与宅基地退出意愿......韩文龙,刘璐(3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向、体系定位与法律保障——以新《农村土地承包法》为论证基础......祝之舟(40)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选择......曹益凤(49)
组织与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分析——基于苏州与佛山的案例比较......王珏,马贤磊,石晓平(62)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完善的必要性......胡联,卢杨,张小雨,王唤明(71)
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詹琳,杨东群,秦路(8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李治,王东阳,胡志全(93)
农村发展
中国“淘宝村”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曾亿武,蔡谨静,郭红东(102)
电商扶贫背景下贫困主体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王昕天,康春鹏,汪向东(112)
其他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高静,武彤,王志章(125)
农户视角下的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梳理及完善策略......石凯含,尚杰,杨果(136)
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评估与应对建议
叶兴庆,程郁,周群力,殷浩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摘要:由于种养业季节性强、农民工流动性大、农村防护条件差,疫情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持久性。研究显示,疫情防控导致的物流中断,家禽养殖企业遭遇生存危机,导致短期肉价下跌和2020年肉类供需紧张局面加剧;果蔬滞销、粮食销售延迟以及部分农产品消费抑制,将使相当部分种植户2020年收益面临下滑;疫情期间的延期复工和疫情后的长期停工会导致农民工就业人数下降205万至351.1万,2020年农民工人均工资收入名义增长速度可能将下降1.45至2.46个百分点。综合考虑疫情对各项收入来源的影响,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速度可能将下降2.59至3.59个百分点。因此,应加紧建立应急储备和加大供需调节力度,以补贴和政策性信贷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帮助小农户度过难关,加大对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和返乡创业的支持,多渠道稳定农民收入。
关键词:新冠疫情;农业;农村居民收入;影响
从全球视角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保障食物和营养安全
司伟(中国农业大学)
张玉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樊胜根(中国农业大学)
摘要:流行性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伴随着食物与营养安全的风险。本文首先从全球视角回顾流行性传染病爆发对食物与营养安全的经验与教训,其次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食物和营养安全的潜在冲击,最后对如何在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下保障中国和全球居民的食物和营养安全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分析指出,短期内中国食物与营养相对安全,但需要警惕疫情对中长期食物安全的影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为防范全球食物和营养安全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加强全球合作,采取包括保障食物供应链畅通、保持贸易开放、减少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及关注贫困人口等综合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性传染病;食物和营养安全;脆弱群体;政策建议
转变生产消费方式诉求下的动物福利规制分析——基于防控新冠肺炎的思考
顾海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常伟(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中国造成了重大生命健康和经济损失,也表明了合理利用与善待动物的重要性。中国已到了关注动物福利的发展阶段,改善动物福利水平不仅是保障食品安全、突破隐性贸易壁垒障碍的要求,更是促使人们改变生产与消费习惯,进而防范动物源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要求。中国目前已有了对动物福利进行规制的民众基础,应进一步提升民众对动物福利的认知、加大对动物福利学理及国际规制趋向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中国特色、长远引导、不断完善的与动物福利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从而有效防范类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新冠肺炎;动物福利;动物源性疫病;食品安全
新冠肺炎对生猪产业影响及应对策略
朱增勇,浦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杨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我国生猪产业受到2018年开始暴发的非洲猪瘟冲击后,目前基础产能正在持续恢复。由于地方政府在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保障畜牧业生产等方面有效措施不多,饲料和屠宰企业开工不足,省市际间和乡村道路不畅,各类生产资料运输遇到困难。生猪养殖模式、规模和组织水平均影响养殖主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生猪生产和流通在短期受到严重冲击,致使产能恢复速度放缓,猪价波动风险加大。下一步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扎实有效的措施,疏通交通物流,同时要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复产支持力度,提升组织化水平,建立应急防御机制,确保生猪保供稳价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冠肺炎;生猪产业;中小规模户;生产稳定性
权属意识、资源禀赋与宅基地退出意愿
韩文龙,刘璐(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农户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会受到农民显性权属意识、隐性权属意识和资源禀赋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权属意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可能是农户的从众、好面子等心理会对直接表面的权属意识造成干扰。只有当涉及农户的切身利益时,农户的隐性宅基地权属意识才会表现出来,并且宅基地私有权属意识越强,农户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此外,农户的资源禀赋如所在市区的GDP、小区的经济状况、绿化状况、家庭人口特征等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也具有一定影响。从政策角度讲,确权颁证和还权赋能、良好的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尊重农民的退出意愿,以及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是实现闲置宅基地退出合理有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权属意识;资源禀赋;宅基地退出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向、体系定位与法律保障——以新《农村土地承包法》为论证基础
祝之舟(内蒙古大学法学院)
摘要:新《农村土地承包法》贯彻三权分置政策,重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制度、权能体系和流转体系,并强化了该权利的稳定性。修正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身份属性和保障功能得以固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自物权或所有权的性质,成为家庭承包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重要机制。随着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内在关联的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新法上晋级为物权性土地经营权的母权。适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向和属性变化,正在制定的民法典物权编应当进行科学的回应,一方面巩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法成果,另一方面弥补其修法之不足。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功能转向;体系定位;法典保障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选择
曹益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
摘要:因中央立法的缺位,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在当下主要依靠地方性法规文件的调整。在此背景下,因缺乏统一的裁判依据导致司法裁判冲突时有发生,并由此演变成学界长期关注的焦点。据现行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偿取得,并受“一户一宅”等原则约束,这一立法意旨基本排除了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合法性解读空间。当前实践中“消极模式”和“积极模式”两种主要应对方案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应秉持“权随房走”思路,允许农村房屋继承时宅基地使用权被一并继承,依法赋予宅基地使用权“收益权能”,构建并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有偿退出和有序收回机制,明确继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定期限,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需要的宅基地使用权继承法制路径。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一户一宅;三权分置;继承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分析——基于苏州与佛山的案例比较
王珏,马贤磊,石晓平(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城郊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逐步显化。为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这些地区建立了由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本文以苏州市高新区和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剖析政府主导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治理的现状,并分析了政府干预其治理的内在逻辑。分析发现,政府通过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提供政策指导、项目倾斜、财政扶持、规则制定等措施逐步实现了合作社效率与公平的双赢。然而,随着政府干预强度的不断提高,政府逐渐介入合作社内部事务,合作社被纳入政府行政体系之中,既削弱了合作社经济效率也加大了政府负担。鉴于此,建议政府把握好干预的强度及边界,逐渐退出对合作社内部经营管理事务的介入,通过激发合作社内部管理层的投资积极性,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政府干预;治理;苏州;佛山
新形势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完善的必要性
胡联(安徽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
卢杨,张小雨(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王唤明(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空壳合作社较多,合作社套取国家优惠政策常有发生。与国际合作社相比,我国合作社数量不少但质量亟待提升。2007年以来我国“重扶持,轻监管”的合作社法律和政策体系是否适应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的新形势?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部监管需要加快完善吗?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与合作社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合作社经营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和策略均衡,然后结合案例进一步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监管对于促进合作社规范经营至关重要;(2)缺乏长效监管机制会导致一些合作社再次采取俘获行为;(3)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加快完善专业合作社的监管体系,形成适合国情的有效监管体系,政府应该在立法和政策上加快推进完善合作社监管体系。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监管体系;演化博弈;质量提升;规范发展
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
詹琳(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东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秦路(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
李治(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王东阳(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胡志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总体来说,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是“遍地是黄金,处处是陷阱”。投资区域日趋广泛,集中于中亚地区;投资主体日趋多样,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加工贸易优势突出;投资经营日趋规范,本土化特征明显;由农产品加工贸易模式向农业技术转移模式转变。但面临着国外政策环境方面的资源困境、技术困境、人才困境、舆论困境,国内政策制度方面的投资审批、种质资源、农产品检验检疫限制,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市场竞争环境较激烈、企业国际化能力不强、企业的品牌价值不高、社会责任塑造能力弱,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的行业信息服务不到位、政府涉外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推动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服务体系,同时,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提升“走出去”的投资经营能力。
关键词:农业走出去;企业;农业对外投资;一带一路
中国“淘宝村”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曾亿武,蔡谨静(杭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郭红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淘宝村”是新阶段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典型产物,相关学术研究尚处于发端与初探阶段,但其研究热度正在快速提升。已有文献散布于不同学科属性的期刊中,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和定性论述为主,研究主题集中在“淘宝村”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及演化机理、发展模式与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未来研究可重点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关注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淘宝村”,二是评估和比较不同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三是加强对“淘宝村”农户组织化的研究,四是深入研究农户网店的经营行为及绩效,五是拓展“淘宝村”现象的经济社会效应研究。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淘宝村”;电商农户;文献综述
电商扶贫背景下贫困主体获得感影响因素研究
王昕天(宁波大学商学院)
康春鹏(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汪向东(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基于电商扶贫案例,通过数理模型阐述影响贫困主体获得感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认为,电商扶贫不仅要对接或搭建电商平台,还需要重视产品、政策和服务的共同作用。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打开了通向外部市场的信息渠道,贫困地区在外部需求的促进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交替升级的结果。因此,电商扶贫政策要基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服务型产品的引入,电商平台需符合本地农业产业特征。
关键词:电商扶贫;获得感;电子商务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
高静,武彤,王志章(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当前,中国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叠加,深度贫困地区既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又要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探索统筹衔接的有效路径。本文利用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县的366份农户、36份村干部访谈文本,根据多维贫困理论、按照乡村振兴建设总要求,分别建立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指标体系,采用交互耦合的协调度模型实证检验两者统筹衔接现状。研究发现凉山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二者的统筹衔接处于低协同低发展水平下的低耦合状态,协调度落入0.10~0.19的严重失调区域。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衔接共识、制度设计、优势产业培育、人力建设四个维度提出了二者统筹衔接路径。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统筹衔接
农户视角下的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梳理及完善策略
石凯含,尚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果(重庆社会科学院)
摘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策是进行面源污染防治的有效工具。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户的行为逻辑受多元因素影响。政策作为影响第一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对农户具有制约、引导、激励和调节作用。与此同时,农户也对政策的推行效果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进行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分析时,尝试从经济激励引导型、命令控制型以及协同辅助型等不同政策类型入手,重视经济激励和制度激励的作用,收紧面源污染防控的监管口径,建立差别化的污染治理衡量机制,并重视技术推广在污染防控中的作用。提高农户积极性,提升农户对政策的反馈效果,最终提高农户对面源污染防治政策的遵循水平,提升面源污染防治效果。
关键词: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农户视角;化肥减量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