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平台» 智库平台» 研究简报

2006年第1期(总第143期) 1981年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变动分析和“十一五”期间的需求预测(秦富)

来源 :文章来源 :系统管理员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6-01-05

1981年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变动分析

和“十一五”期间的需求预测

秦 富

      

农业投资在农业发展的因果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不仅是总量的增长,同时也是结构变动的过程。对农业投资总量和结构变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投资总量的变动分析

本文中的农业投资总量被定义为政府财政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和社会民间资金三者的总和(即为国内投资,不含利用外资)。政府财政资金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金融信贷资金在1989年以前为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农业贷款,1989年以后(含1989年)为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社会民间资金主要是农户对农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农业企业的投资由于数据的不可得性,而未纳入其中。

在1981年到2003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我国农业投资总量基本上呈现一种增长势头。但从年度增长率看则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变化,特别是1983年,成为一个显著的异常点。背后的主要原因是,1982年中央发布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1983年初再次发布“一号文件”,明确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地位。从而,调动起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大量的农户投资带动了农业总投资的迅猛增长。在“八五”期间,农业投资年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虽然相对减小,但呈现出下降趋势。到“九五”头一年,投资年增长率呈恢复性增长,但随后又陷入徘徊,并且在1997年达到这20余年的最低值,直到2000年才有所好转。

图1是以1978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后我国的农业实际投资量和年增长率。可以看到,实际农业投资在绝对量上虽然也呈增长趋势,但波动较名义投资量更多,因为名义投资量的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物价上涨所引起的。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1992和1993年的实际增长率,在扣除物价影响后,“八五”期间的投资增长率由名义上的先升后降变为实际的直线下降。但“十五”前三年的实际增长率都超过了13%,也超过了过去20年来9.55%的平均增长率,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图1  我国农业实际年投资量及增长率

二、农业投资来源结构的变动分析

图2显示了我国农业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格局。在我国的农业总投资中,政府财政资金的比重最小,从1983年至今,长期在10%左右徘徊,其中1988~1997年的10年间所占比重更小,1993年低至5.8%。1989年以前,社会民间投资一直是最大的资金来源渠道,占了投资总量一半以上的份额。1989年,由于金融统计口径调整,农业贷款随金融机构数目的增加而大幅上涨,从而提高了其比重份额,成为最大的资金来源渠道。不过,“八五”末年,金融信贷资金的减少,社会民间资金的增加,又使得后者的比重再次超过前者。直到“九五”后期,金融信贷资金的大量增加,才使得其份额再次位居首位。

 

 

 

 

 

 


 

图2  我国农业投资总量来源结构

(一)政府财政资金

在扣除物价因素后,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多年都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在1981~1996年期间,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一直未突破200亿元。“六五”期间,财政实际投资额的绝对量增加仅20亿;“七五”期间增加更少,还不到13亿;“八五”则基本停止增长;直到“九五”后期,农业财政支出才有了显著的增长。

从农业财政投资的实际增长率看,波动频繁无长期规律可寻。“六五”期间实际增长率呈倒U字型,到“七五”又扭转成正V字型,“八五”就变为直线下降趋势,“九五” 则变为W型。大落之后有大起,其波动频繁可见一般。1998年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财政农业投资增长率异常增高,达54.7%,实际投资额在长期低水平徘徊后有显著的量的突破,由1997年的200亿元猛增到300亿元。直接原因是:1997年罕见的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充分暴露出农业投资的多年欠账问题。国家随后在1998年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其中仅基建投资一项就由1997年的159.8亿元增加到460.7亿元(名义值)。

表1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   单位:亿元,%

年份

中央

支出额

地方

支出额

支出总额

中央比重

地方比重

1991

22.81

220.74

243.55

9.37

90.63

1992

27.52

241.52

269.04

10.23

89.77

1993

32.32

291.1

323.42

9.99

90.01

1994

44.95

354.75

399.7

11.25

88.75

1995

46.4

383.82

430.22

10.79

89.21

1996

54.95

455.12

510.07

10.77

89.23

1997

56.12

504.65

560.77

10.01

89.99

1998

68.79

557.23

626.02

10.99

89.01

1999

68.64

608.82

677.46

10.13

89.87

2000

77.42

689.47

766.89

10.10

89.90

2001

99.09

818.87

917.96

10.79

89.21

2002

119.74

982.96

1102.7

10.86

89.14

2003

135.59

999.27

1134.86

11.95

88.05

 

另外,在国家财政支农支出中,地方财政扮演了主力军的角色。表1表明,在占国家财政支农支出60%以上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事业费中,中央政府所占比重长期停留在10%左右的水平上,地方政府则承担了超过自己财力水平之上的支农任务。中央和地方财政这种大比例的资金负担比重,不仅超过了两者财政收入比重(中央和地方大体是5︰5),也超过了财政支出比重(中央和地方大体是3︰7)。

(二)金融信贷资金

农业贷款的波动更多地受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金融系统未进行商业化改革前,国家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受国家计划调控,扮演了“第二财政”的作用。因此,几乎整个80年代农业贷款基本呈现一种缓慢增长的势头。

1989年,出于形势变化的需要,金融统计口径把更多的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纳入其中。随着机构统计数目的增加,该年统计的农业贷款相应猛增。除国家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正成为农业贷款的重要来源渠道。从1989年到“八五”计划前三年,农业贷款都呈稳步递增趋势,到1994年才出现大幅度的缩减。

1994年是我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达到顶峰的一年。为此中央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连续两年压缩银根,各项贷款收紧,农业贷款也不例外。1996年经济实现“软着陆”,农业贷款也呈恢复性增长。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又使得当年农业贷款大幅减少。随着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农业贷款在近年又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三)社会民间资金

与前两项资金来源相比,社会民间资金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年度增长率上,波动幅度都相对较小。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农户投资变动反应较慢。但是,农户投资仍受政策的重大影响。像1983年农户投资的大幅上升就是政策作用的结果。同样,1984年后随着农产品价格的再次恶化以及土地产权问题的提出,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热情明显降低,农业投资呈现极不稳定态势。1985年农户实际投资减少近150亿,实际增长率为-19.02%,是这20余年的最低值。1998年和1999年是开始新一轮土地承包的起始年,农业投资分别下降了4.32%和3.93%。2000年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农户对农业的投资又显著增加。2001年比2000年绝对数增加112.4亿元,增幅达8.1%。可见,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是农户农业投资的晴雨表,对农户农业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1981年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特点总结

1、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

农业投资的增长与国民经济整体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1981~2000年,农业投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9.55%,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也大体处于这一水平。而国民经济的波动同样也伴随着农业投资的波动。1993年、1994年经济过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都成为农业投资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2、农业投资波动频繁且地位下降。

农业投资一时的低潮必孕育着下一次的投资高潮。引发高潮的可能是政策因素,也可能是市场或自然风险。而高潮的过去,便又是一个低潮的出现。我国农业投资增减的随意性较强,无明显规律可寻。并且,伴随着这种波动的是农业投资地位的下降,主要表现在:(1)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从1981年的9.68%下降到2003年的7.12%;(2)农业信贷占全国各项贷款资金的比重很小,并且从“六五”期间平均7%的水平降到“九五”的5%左右。

3、财政投资以地方政府为主。

仍以前述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事业费支出为例,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担比例大致在1︰9。考虑到地方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剔除事业费一项,余下的农业支出中,地方所占比重更高达95%。另外,在中央财政10%的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事业费中,又有超过70%的资金用于人员工资,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涨。

4、金融信贷资金逐渐成为农业投资来源主渠道。

农业投资的低收益、高风险和长周期,与信贷资金所追求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目标恰恰相反。这使得投向农业领域的金融资金非常有限。但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农业资金来源日益丰富、多元化,这有限的信用资金正逐渐成为农业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特别重要的是,除国有银行和信用社之外的其他各类金融机构,正成为信贷生力军,丰富了农业贷款的来源渠道。

5、社会民间资金受政策影响显著。

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我国农户由于以小农生产方式为主,综合实力不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反应还不够充分,其投资行为更多地是受政府政策影响。政府对粮价的调控、“一号文件”、土地承包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每一次政策的变动,都明显地引发农户投资的变动。

四、“十一五”期间农业投资总量和结构预测

在预测中,所有指标变量都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剔除物价影响,因此所有预测值也都是以1978年价格为基期的实际值。在数据的时间选择方面,考察期选定在1981~2003年,预测期定在2004~2010年。

(一)农业投资总量预测

影响农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但本文主要目的是预测,重点不在因素分析方面,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简化的模型,通过选取具有综合性、代表性的影响因素,预测出农业投资的预测值。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就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既囊括了农业内部影响因素,又包含了农业外部影响因素。当年的GDP是一年内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些因素对未来农业投资都会产生影响,因而可以选择GDP作为预测模型的唯一自变量。

首先要获得自变量GDP的预测值。本研究采用了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1981~2003年实际GDP年增长率预测,理由是,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内生性,当年GDP总是以过去GDP为基础进行延续。1981~2003年间实际GDP的年增长率为9.28%,由此预测2004~2010年的GDP值。

方法二:用1981~2003年实际GDP数据建立时间序列ARMA模型预测2004~2010年实际GDP。该方法预测出的GDP值考虑了波动因素。

然后对农业投资总量和GDP进行回归(模型考虑了当年GDP对农业投资影响的滞后效应),预测结果见表2所示。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预测的各年农业投资总量很接近。

表2  预测的2004~2010年农业投资总量  单位:亿元

年份

按GDP时间模型

按GDP实际增长率

2004

5040.79

4986.64

2005

5529.93

5501.23

2006

6163.70

6140.42

2007

6973.33

6937.57

2008

8006.87

7938.95

2009

9334.69

9209.17

2010

11058.91

10839.48

(二)农业投资来源结构预测

财政资金预测。通过经验分析,影响政府农业财政投资最重要的指标可以确定为国家财政总收入。对财政收入变量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出2004~2010年各年的财政总收入,然后预测农业财政资金总量。

信贷资金预测。根据经验判断,全国存款总额可以算作影响农业贷款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存款总额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出各年的存款总额,然后得到2004~2010年各年的农业贷款预测值。

农户资金预测。微观层面上影响农户投资的因素很多,出于预测而非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选择农户收入作为最主要的解释变量。考虑到总收入与农户投资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模型最终确定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然后得到各年农户投资的预测值。

表3  2004~2010年农业投资结构预测   单位:亿元

年份

农户投资

总量

农业贷款

总量

农业财政资金总量

农业投资总量

2004

1712.28

2723.44

628.30

5064.02

2005

1778.62

3000.31

789.23

5568.16

2006

1851.03

3344.70

1001.25

6196.98

2007

1929.64

3760.72

1287.23

6977.59

2008

2014.39

4255.67

1679.19

7949.25

2009

2105.23

4839.59

2223.61

9168.43

2010

2202.14

5525.23

2989.33

10716.70

表3是农业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农户投资的预测值。根据上表数据,预计“十一五”期间,政府财政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将上升,而农户自身对农业的投资比重则相对减少,金融信贷资金以超过50%的份额继续保持最大投资来源的地位。

这一趋势预测也与经验判断大致吻合。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国家财力充实,政府对农业投资必将增加,特别是“绿箱”领域,大量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设施、科学研究教育与推广、生态建设等项目都需要政府投资。在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农户虽然会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但与庞大的公共投资相比,比重将会下降。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市场不断改革深化,信用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大量的金融资本会参加到中国农业由传统小农生产转向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进程中来。

表3最后一栏是将结构预测中的农业财政资金总量、农业贷款总量和农户投资总量进行加总得到的农业投资总量预测值。与表2比较,用三种方法预测出的“十一五”期间农业投资总量的结果是十分接近的。由此可以判断,本研究对“十一五”期间农业投资总量和结构的预测有一定的可靠性。

                         

                           (朱希刚摘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