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平台» 智库平台» 研究简报

2006年第12期(总第154期) 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蒋和平 朱立志 郝利 辛岭)

来源 :文章来源 :系统管理员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6-08-10


 

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

蒋和平 朱立志 郝利 辛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采取统一的模式,而是采取分类指导。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中的区域界定

  分类指导首先要确定好分区,我们认为,为更好地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可将全国分为以下四大类区域:

1、大中城市郊区

  主要指各省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中城市的郊区,根据统计数据,200212月底,我国共有171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这些城市的郊区,其主要经济特征是:第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该区2004年的农业GDP达到4614.99亿元,人均农业GDP6888.20元,农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174元。第二,农业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大型奶牛场、温室设施、各类园艺场等都集中在这一区域,同时还有规模化的粮食、水产、水果加工,工商业也比较发达。农副产品物流量大且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主要限制因素为,第一,生产要素短缺。本区城市化对耕地的“吞噬”厉害,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和主题公园等工程占用了大量好地;水资源日趋紧缺的同时,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以致浪费严重;农业劳动力成本昂贵,但其素质又不适应农业集约化、市场化的要求。第二,生态环境脆弱。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农业污染严重;生活“三废”和城市及工业污染等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第三,失地农民权益难以保障。由于征地扩张,在城镇郊区和卫星城周边出现了一批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群体,成为社会安定的隐患。

2、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9个省。其主要经济特征是,第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业生产总值居国内前列。该区2004年农业GDP达到13028.22亿元,人均农业GDP2966.20元,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5187元。第二,农业基础设施好。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村用电量、机耕率、灌溉率均居全国前列,是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高。第三,区位优势与市场优势明显。该区域毗邻港澳台地区及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外向型农业发展较好。第四,非农产业发达。非农产业产值占全国非农产业产值的1/3,其中农村工业产值占全国农村工业产值的36%以上,2003年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9340.78亿元。其限制因素为,第一,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比较稀缺。该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76%,且耕地面积逐年递减。第二,乡镇企业发展困难。乡镇企业创新受阻,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大幅下降。第三,农业发展空间缩小。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地非农业化倾向严重,失地农民不断增多。

3、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

  按照人均经营土地(包括耕地和山地)面积在3亩以下为标准,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四川、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9个省。其主要经济特征是,第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该区2004年农业GDP6651.52亿元,人均农业GDP1542.66元,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599.8元。第二,人多地少,水资源丰富。本区人均耕地不足3亩。全区河川众多,水资源570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2%,人均水资源量为3118.7立方米,居全国之首。第三,农业集约经营水平较高。本区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畜牧业和水产业较发达。第四,小城镇发育不充分。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和协作能力。其限制因素主要有,第一,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农药化肥对水污染严重。农业资源开发难度较大,资源与环境的修复与维护方面的任务艰巨。第二,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严重滞后;市场体系落后,融资困难,资金流失(非农化和流向区域外部)较严重。第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困难。本区域现有农业劳动力16715.78万,还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需要转移。

4、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

  按照人均耕地(包括山地)面积在3亩以上为标准,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包括:内蒙古、青海、陕西、西藏、吉林、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山西10个省(自治区)。其主要经济特征是,第一,农村经济发展较慢。该区2004年农业GDP2380.40亿元,人均农业GDP1736.89元,农户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465.40元。第二,人口少,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多。全区农业劳动力仅为4708.07万,耕地面积却达到1336.2万公顷。其中黑龙江省为8.44亩,吉林省为4.96亩,位列全国一、二名。第三,水资源比较紧缺。水资源总量约1994.9立方亿米,其中可用水资源总量约405.7亿立方米,利用程度为20.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分布不均,且用于农业的水资源缺口大。第四,本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农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之一。有许多大型的国有农场和林场,机械化水平较高。其主要限制因素是,第一,农业生产受制于低温寒冷,粮食作物产量不稳,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第二,农村工业基础薄弱,乡镇企业发展滞后,带动能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农民非农就业比例低。第三,农产品市场规模小、发育不全,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缓慢。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农业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思路

  总的看,城市郊区和东南沿海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比较好,新农村建设相对较易,难点主要在中西部地区。

  第一,大中城市郊区,要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攻方向,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以现代农业为标志的都市农业和设施农业及生态农业,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要按照农村城市化的标准完善水、路、气、电等基础设施,少量的耕地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或旅游、观光农业。要以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完善相关保障配套政策为保证,突出就业、社保、教育等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务工农民的利益。

  第二,东南沿海地区,应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效、创汇农业。注重农业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努力增加农村经济的总量。要按照生产发展的要求,做优做强农业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发展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及出口的农产品品牌,使创汇农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积极利用外资企业,带动发展创汇农业。

  第三,在中西部人多地少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要注重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以产业主导型或企业经营型模式为主,采取工业型新农村发展思路。重点是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集约化程度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实现规模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粮棉油及多种经营农作物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强农业市场化程度,加强种、养、加结合,增加农副产品附加价值等。

  第四,中西部人少地多地区,在提高粮食单产和确保粮食总产不断增加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烟、糖、茶、果、药材、花卉、畜禽、水产养殖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产和加工基地,提高产业聚集度,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生产格局的形成。对于自然风光优美和民族风俗传统丰富的地区,应围绕休闲、观光、旅游等活动,建设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

三、相关政策建议

  1、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要从各区域经济实力和实际条件出发,分层次推进新村建设、旧村改造、村庄整理、环境整治。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讲条件,有所侧重。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2、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和中心村的建设。要撤并的边远村庄和人口稀少的居民点,现在不必要花很大代价搞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充分利用山地和旧宅基地。保护传统民居等文化遗产。

  3、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首先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具体体现在:着力建好一个班子(村“两委”班子)、选好一个班长(村支部书记)、建好一个阵地(村“两委”活动室)、健全一个机制(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及村干部激励机制)、培养一批人才(通过多种途径促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干部、优秀青年快速成才)、壮大一支队伍(农村党员队伍)、开展一项活动(农村党员脱贫示范行动)。

  4、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发达地区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抓村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较差,在起步阶段抓一些见效快、受益面宽的工作,有利于增强信心。但更重要的内容,是发展农村新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欠发达地区尤其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注重延长产业链条,壮大支柱产业。

  5、国家要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给予必要支持。借鉴韩国 “新村运动”国家向农民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做法,建议“十一五”期间,由国家新增一笔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水泥、钢材等物资用于农村道路、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生活用能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

  6、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谐社会,缩小城乡差距,要逐步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享受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要通过水利、交通、生态、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农民的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等突出问题,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居住环境,实现“村容整洁”,使农民过上宽裕的新生活。

  7、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一代农民。一是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做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二是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理论的培训,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三是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四是抓好农村文明新风的培育。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健康向上、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逐步形成农村的新风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