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平台» 智库平台» 研究简报

2005年第22期(总第142期) 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给农民收入带来多大影响? ——重庆市五区县的实证分析(李 文)

来源 :文章来源 :系统管理员 作者: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5-12-15

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给农民收入带来多大影响?

   ——重庆市五区县的实证分析

李  文

      

我们利用重庆市5个区县619户农户实地调查资料,通过对2001~2004年农户收入变化的分析,来观察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产生的影响。

一、调查区域基本情况

实地调查区域为重庆市的黔江区、彭水县、石柱县、酉阳县和秀山县,它们是重庆市内有名的穷县,也是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自从上世纪末重庆变为中央直辖市之后,中央、重庆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面貌,一些国际机构也给予了援助。从资金投入方面,调查区域的52个样本村,2001~2004年间,所有到村资金合计3510万元,平均每个村每年23万元。这些投入涉及到农村综合治理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等领域。

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提高优质品率和商品率,如发展山区林果业和烤烟业,引进种植新品种如红橘、橙子、板栗和布朗李等;二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积极引进瘦肉型猪品种,淘汰以往肥肉型猪品种,充分发挥养猪基地的带头作用。

为保证优质品种及栽培技术迅速本土化,当地还积极开展栽培、养殖技术的培训。据调查,2004年619户样本户中,有14%的农户接受过数次技术培训,有67%的农户使用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的新品种。

二、农户收入及收入结构变化

经过对619户农户的收入计算,2001年农户人均纯收入、人均总收入和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762元、1342元和701元,2004年这三项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为1535元、2268元和1362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05%、69%和94%,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35%、23%和31%。

在2001~2004年的人均纯收入增量中,贡献最大的是工资性纯收入,占42.7%,依次是种植业纯收入,占18.7%,养殖业纯收入,占10.0%,私营活动(个体经营和私营企业活动)纯收入,占9.2%,还有一些是以上4项以外的纯收入。很明显,工资性纯收入所占比重遥遥领先,远大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纯收入,即在2001~2004年间,重庆市这5个贫困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增加主要来自于外出打工等工资性纯收入的增加,其次才是农业纯收入的增加。

调查农户的人均收入变化(元)

 

2001年

2004年

年均增长率(%)

人均纯收入

761.61

1534.80

35

人均总收入

1342.22

2267.70

23

人均现金收入

700.58

1361.83

31

     注:以2001年价格为不变价格计算。

    农业纯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纯收入和养殖业纯收入。在我们的调查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往往通过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来减少或增加农产品产量,同时通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现金收入来影响农户的种植业纯收入。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更多的是通过新型猪品种的替换从而卖出更好的价格来增加养殖业现金收入,而不是增加喂养数量。调查中了解到,因为受到猪饲料生产(多为玉米、红薯等粮食生产)耕地面积和农户家庭劳动力的限制,喂养数量的增加较为困难。

    农产品产量和销售量的计算结果显示,每年每户农户粮食产量减少116.1公斤,销售量增加3.6公斤,粮食商品率提高0.3个百分点;油菜籽的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增加4.3公斤和3.2公斤,烟叶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增加7.4和9.3公斤,油菜籽和烟叶的商品率分别提高4.3和9.3个百分点;柑橘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下降13.3公斤和9.7公斤,其他水果产量和销售量分别下降6.3公斤和3.0公斤,柑橘和其他水果商品率分别下降15.9和37个百分点。这些数字反映了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户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变化,粮食产量下降,经济作物产量增加,两者的商品率都提高了。柑橘和其他水果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为老品种逐渐被替换,新品种没有全面挂果。

调查农户现金收入的变化(元)

 

      2001年    

      2004年    

元/户

占纯收入

(%)

元/户

占纯收入

(%)

纯收入

2845.87

100

5567.12

100

种植业纯收入

1213.70

42.7

1721.30

30.9

养殖业纯收入

491.14

17.3

762.74

13.7

种植业纯收入中

的现金收入

189.63

6.7

344.77

6.2

养殖业纯收入中

的现金收入

304.74

10.7

487.93

8.8

农业纯收入中

的现金收入

494.37

17.4

832.70

15.0

      注:以2001年价格为不变价格计算。

在农户的种植业纯收入中,现金收入由2001年的190元增加到2004年的345元,增加了155元;在养殖业纯收入中,现金收入由305元提高到488元,增加了183元。因此,2001~2004年间每一农户的农业现金收入变化量为338元。

调查农户2004年的家庭纯收入比2001年增加了2721元。其中农业现金收入增加338元,即农业现金收入的增加量只占农户纯收入增加量的12.4%。换句话说,如果将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全部归功于农业结构调整,那么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也仅为12.4%。与外出打工等挣工资收入对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率42.7%相比,可以说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果有限。

三、结论

    尽管重庆市黔江区、彭水县、石柱县、酉阳县和秀山县这5个贫困区县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在2001~2004年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甚至翻了一番,但是对农民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依赖于外出打工等工资性收入,其贡献率超过40%。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不到30%,而即使农业现金收入的变化全部归功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也仅为12%左右。因此可以说,农业结构调整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作用有限。

    众所周知,农产品市场的作用对农业结构调整是至关重要的。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重庆市的这5个贫困区县地处武陵山区,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虽然近些年道路交通、通讯、电力、农产品市场等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然属于基础设施薄弱地区。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包括道路交通、通讯、农贸集市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作用程度。

 

                                           (责任编辑:朱希刚)


 

《研究简报》2005年总目录

第1期(总第121期,1月5日出版)

钱克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执行效果的调查分析

报告摘要

第2期(总第122期,1月15日出版)

朱希刚: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分析

第3期(总第123期,1月25日出版)

牛若峰: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立法若干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第4期(总第124期,2月5日出版)

胡定寰:超市的优势及对农产品生产者的影响

第5期(总第125期,2月20日出版)

李宁辉、罗良国:2005~2010年粮食生产和消费量预测

第6期(总第126期,3月10日出版)

王志本:实施“东北大豆”地理标志保护的建议

第7期(总第127期,4月1日出版)

赵芝俊、张社梅: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和投资结构

第8期(总第128期,4月20日出版)

蒋和平、张春敏:改进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第9期(总第129期,5月10日出版)

吴敬学:中国小麦技术进步分析

第10期(总第130期,5月25日出版)

汪三贵、李文: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需要怎样扶持?

第11期(总第131期,6月10日出版)

王济民:农民的机会、权利和能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第12期(总第132期,6月25日出版)

朱晓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和卫生医疗问题的对策研究

第13期(总第133期,7月10日出版)

杨东群:日本的大豆生产补贴政策

第14期(总第134期,7月25日出版)

朱立志: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可持续性分析

第15期(总第135期,8月10日出版)

赵芝俊、张社梅: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第16期(总第136期,8月25日出版)

梁书民: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的中长期预测

第17期(总第137期,9月15日出版)

吴敬学: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18期(总第138期,10月10日出版)

梁书民:我国大城市的扩张与土地利用效率——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

 第19期(总第139期,10月25日出版)

蒋和平、黄德林: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第20期(总第140期,11月10日出版)

杨秀平、孙东升: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看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

第21期(总第141期,11月25日出版)

蒋和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

第22期(总第142期,12月15日出版)

李文: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给农民收入带来多大影响?

      ——重庆市五区县的实证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