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技术进步分析
吴敬学
小麦在中国粮食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在最近几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不断下降,而小麦是下降最多的,2002年以后玉米播种面积已超过小麦播种面积。2003年的小麦种植面积为2200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单产3932公斤,总产8649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位重要的粮食作物。一、小麦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种植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而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更低,比水稻、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都低不少。1998年后,每亩小麦的减税纯收益不到50元甚至为负值,种植小麦缺乏经济动力,这也可以解释1998年后小麦播种面积的持续减少。
但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收益情况是不一样的。黄淮海冬麦区优质小麦成本收益情况明显好于普通小麦,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由于气候原因,小麦品质普遍较差,收益更低。
表1 全国和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生产经济效益比较
小麦单产
公斤/亩
生产成本
元/亩
减税纯收益
元/亩
1995年
全国平均
257.3
246.16
154.58
河北省
375.5
248.57
315.37
江苏省
280.8
247.87
162.47
安徽省
253.8
216.12
143.66
山东省
369.8
262.38
322.66
河南省
290.0
222.62
243.35
2003年
全国平均
255.2
260.30
19.05
河北省
342.9
298.43
85.96
江苏省
285.4
224.25
71.31
安徽省
223.6
203.19
36.09
山东省
338.9
298.32
101.04
河南省
290.5
237.31
131.04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由表1看出,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生产效益情况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的优势最为明显。同时,各省的单产水平也普遍高于全国。
除黄淮海地区外,北方大多省份小麦的相对生产效率也都比较高,山西、内蒙、甘肃、新疆、宁夏和天津的区位优势都比较强,在小麦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中国小麦加工专用品种的生产滞后于需求。中国小麦的单产水平高,2003年的平均单产达到3.93吨/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2.71吨/公顷的142.4%。但长期来忽视了对品质改良的关注。制粉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为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以小麦为原料生产的专用粉达60-70种之多,美国高达100多种,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面食制品都有相应的专用粉,专用粉的产量占面粉总产量的95%以上。中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位的小麦消费大国,所生产的面粉主要是普通粉和等级粉,专用粉品种只有十几个,产量仅占面粉总产量的5%左右。中国面粉加工业总体上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产品雷同,市场竞争能力差。因此,中国专用优质商品小麦的市场前景看好。
二、小麦生产技术进步模式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用相对不太稀缺的比较廉价的资源代替更稀缺、更昂贵的资源,改变资源特别是土地与劳动的相对稀缺性,便导致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需求。在劳动力比较稀缺的经济中,相对较高的劳动价格将会诱导劳动替代型技术,即农业机械性技术的研究、发明、创新及采用,就会偏向于劳动替代型的农业机械性技术进步模式,它最显著的效果是缩短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时间,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土地比较稀缺的经济中,相对较高的土地价格将会诱导土地替代型技术,即生物化学性技术的研究、发明、创新及采用,就会偏向于土地替代型的农业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模式,它最明显的效果是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生产水平。技术进步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资源的稀缺性及市场中农业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
通过对全国22个省的小麦生产的单产投入产出数据,利用特定的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小麦的技术进步模式进行了计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在1990-2003年间的小麦生产技术进步是以机械性技术进步为主、生物技术进步为辅的模式,即在该期间内,小麦生产的用工量明显减少,劳动生产率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土地生产率则提高得不快,明显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三、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1、技术进步是中国小麦单产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就依赖高产新品种、先进耕作技术等系列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小麦产量。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农业技术如喜肥、抗逆、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机械技术、栽培技术和植保技术等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八五”和“九五”期间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推动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2、小麦生产呈现机械性技术进步为主的发展模式。一般认为,中国农业技术进步体现为土地节约型。本文的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小麦生产体现出机械性技术进步为主的发展模式,但这个结论符合诱导性技术进步的假设。2003年和1990年比较,农村劳动力统一工价上升了将近4倍,与此同时,2003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是1990年的1.8倍,其中,农机具价格指数上升1.15倍,化学肥料价格指数上升1.65倍。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了小麦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
小麦的生产特性也是增加机械投入的因素。冬小麦要抢在雨季前收获,以便抢播秋收作物,农时很紧;小麦连片种植更适合于机械耕作;小麦机械作业技术和产品非常成熟。近几年小麦大规模跨区机收作业的成功实施就是事实。据农业部门统计,2003年的小麦机械化收割面积达到2亿多亩,机收比例达到70%,投入小麦抢收作业的各类收获机械达到150万台。
3、市场需求诱导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优质小麦旺盛的市场需求诱导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诱导了生产技术发展方向的变化。从“八五”期末开始,国家加快对优质专用小麦的品种选育和生产技术研究,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的育种成果和高效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主产区小麦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4、自然灾害的增加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在本项研究中,自然气候灾害是小麦单产水平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近来的研究显示:中国粮食生产的连年下降与世界农业徘徊不前的形势相一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的区域表现形式,其原因和背景与气候变暖和与之相关的水资源短缺密切相关。
中国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20世纪90年代温度升高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0%以上,而且北方出现持续干旱,与北半球增暖变湿形成鲜明的对比。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天气反映了北方暖干化的趋势及其严重后果。北方气候变暖由于主要发生在冬季,不能显著增加作物有效积温,但提高水分蒸散损失,加剧了旱情发展。南方地区温度升高缩短作物生育期,并在关键生长期产生高温胁迫,降雨量增加导致多次严重的洪涝灾害。
(二)政策建议
1、加大对小麦生物化学性技术的研发投入。
中国人均耕地少,而且还将继续减少,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保障粮食供应安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即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因此,生物化学性技术进步是最终解决中国口粮安全的手段。
由于小麦育种是常规育种,就是说小麦不能像玉米、水稻等作物一样,利用明显的杂种优势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所以近几年中国小麦单产提高缓慢。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小麦生产生物化学性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小麦现实生产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提高小麦单产与改善品质相结合,解决中国小麦生产现阶段技术限制,并为未来提供技术储备。
2、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小麦生产成本。
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效益的唯一途径。降低小麦生产成本,要重点研究优质高产小麦简化栽培技术、小麦种植和收获作业的机械化技术等,把已有技术经验和适用科技成果系统化、规格化,并组装配套出大面积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体系。机械型技术的开发推广可以用相对便宜的投入替代日益昂贵的劳动力投入,所以小麦种植和收获机械水平的提高及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可节约投入要素,降低成本。通过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全面提升小麦质量,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小麦生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加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
3、根据市场需求加快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
政府相关部门要从专用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推广、基地建设和生产、收购、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形成有利于专用优质小麦协调、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科研单位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方向,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大力开展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加强对新育成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尤其是加工品质的检测,建立专用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做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指标化管理,提高科学种植水平。
4、增加基本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政府需要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继续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同时与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紧密结合,逐步提高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努力把中低产田建成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基本农田,夯实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基础。继续搞好与中低产田改造配套的中型水利骨干工程建设。此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重点发展渠道衬砌、管道输水、集雨节灌、喷灌、微灌等工程措施,实行工程措施和农艺、生物等措施有机结合,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有机结合。坚持灌区和旱区并重,积极推进节水增效示范工程和旱作节水示范基地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用水效益。
(责任编辑:朱希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