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
作者姓名 |
发表报刊名称 |
发表时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研究 |
辛 岭 |
《世界农业》 |
2007年12期 |
亚洲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模式 |
刘合光 |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
2007年12期 |
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大趋势 |
辛 岭 |
中国贸易导刊 |
2007年11期 |
中国中部灌溉管理转权对农户生产的影响 |
刘 静 |
《经济学季刊》 |
2007年10期 |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种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
王济民 刘春芳 周慧 |
《农业展望》 |
2007年9期 |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作物国际贸易的影响 |
刘春芳 王济民 周慧 |
《农业展望》 |
2007年8期 |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刘春芳 王济民 周慧 |
《WTO经济导刊》 |
2007年8期 |
从国家信息化的大视野看农村信息化 |
孙振誉 |
《中国农村科技》 |
2007年8期 |
食物消费升级视角下的粮食安全内涵——以美国为例 |
吕开宇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季刊) |
2007年3期 |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经济问题 |
吕开宇 许健民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7年7期 |
欧盟农产品和食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解析 |
王志本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6 |
2007年7月 |
祖国大陆引进台湾农业技术的需求分析 |
任爱荣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6 |
2007年7月 |
非洲农业探析——以安哥拉为例 |
辛 岭 |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
2007年6-7期 |
新农村建设分类指导的政策建议 |
蒋和平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7年6期 |
大陆对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的模式探索 |
赵一夫 |
《台湾农业探索》 |
2007年6期 |
印度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杨东群 |
《世界农业》 |
2007年6期 |
世界部分国家农村建设与发展研究 |
杨东群 |
《世界农业》 |
2007年5期 |
我国各省市复种发展潜力与复种行为研究 |
梁书民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7年5期 |
农村道路投资与减贫 |
李 文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7年4期 |
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与前景展望 |
刘合光 |
《农业展望》 |
2007年3期 |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的模拟分析 |
邢 鹂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7年3期 |
完善投入体制和机制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
王秀东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7年3期 |
用四大生产要素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
秦 富 |
《农民日报》 |
2007年2月7日 |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发展剖析 |
黄佩民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年2期 |
欧盟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TS)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
孙东升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7年1期 |
安哥拉农业考察 |
辛岭 蒋和平 |
《世界农业》 |
2007年1期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
秦 富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7年1期 |
网络环境下农业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 |
姚 瑾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06年12期 |
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程广燕等 |
《中国油脂》 |
2006年12期 |
中法两国食物消费及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赵一夫 |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06年12期 |
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因子分析 |
李小军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年11期 |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估计贫困的增长弹性 |
李芸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年9期 |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 |
杨秀平 |
《世界农业》 |
2006年9期 |
多哈农业改革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影响—以欧美日加为例 |
刘合光 |
《农业经济导刊》 |
2006年8期 |
粮食生产区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李小军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06年7期 |
OECD国家农业支持与政策改革 |
李先德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年7期 |
我国水稻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
王明利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6年6期 |
澳大利亚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刘小和 |
《世界农业》 |
2006年6期 |
我国农村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
李宁辉 |
《统计研究》 |
2006年6期 |
朝鲜农业发展状况与改革建议 |
方 静 朱立志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中国粮食安全与重点农产品区域布局分析 |
胡志全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中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 |
毛世平 吴敬学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Optimizing Input-Output Model for Planning Agriculture. |
朱立志 |
China-USA Business Review |
2005年5月 |
法国“原产地命名控制”(AOC)体系考察与借鉴 |
王志本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世界城乡格局、发达国家农村发展途径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
王东阳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粮食单产与我国投入要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王秀东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5 |
2006年5月 |
农业科研和城镇贫困 |
樊胜根 邢鹂等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6年5期 |
农业科研与农村贫困 |
樊胜根 邢鹂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6年4期 |
贫困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 |
李 文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6年4期 |
不发达地区父母外出非农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从儿童辍学原因谈起 |
吕开宇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年4期 |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潜力分析 |
赵一夫 |
《海峡科技与产业》 |
2006年3期 |
近20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其变动趋势研究 |
赵芝俊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6年3期 |
变革期的中国农产品贸易 |
刘小和 |
《农村统计调查》(日文) |
2006年2期 |
城镇化北景下的中国食物消费与供给中长期预测 |
梁书民 |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06年2期 |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 |
蒋和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6年1期 |
粮食生产与风险区划的研究 |
邢 鹂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6年1期 |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有所突破 |
李玉勤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年1期 |
城镇化背景下的耕地资源 |
梁书民 |
《经济参考报》 |
2006年1月21日 |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与绿色食品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任爱胜等 |
《食品药品发展与监管》 |
2005年12期 |
四省区牧民保护与建设草场行为研究 |
王明利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5年12期 |
台湾水果出口大陆的市场效果分析 |
任爱荣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5年12期 |
中国农用水资源配置效率及承载力可持续性研究 |
朱立志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5年12期 |
促进我国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思路与对策 |
程广燕等 |
《科技导报》 |
2005年11期 |
从WTO新一轮谈判看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 |
杨秀平 |
《世界农业》 |
2005年11期 |
发展农村金融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
王东阳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5年11期 |
日本的直接补贴政策和农作物流通体制 |
杨东群 |
《世界农业》 |
2005年11期 |
中国小麦技术进步分析 |
吴敬学 |
《农业科技通讯》 |
2005年11期 |
“三农”问题的核心与解决之道 |
王济民 |
《调研世界》 |
2005年9期 |
信息化与“三农”问题 |
胡志全 |
《中国信息界》 |
2005年8月16期 |
国际视角下落后地区农业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
夏 英 |
《调研信息》 |
2005年8期 |
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食物消费行为的计量分析 |
李小军 |
《统计研究》 |
2005年7期 |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参数测度方法及其应用 |
毛世平 吴敬学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5年7期 |
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
赵芝俊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5年6期 |
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及格局 |
王志本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4 |
2005年5月 |
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研究 |
孙东升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5年5期 |
从乡镇企业的融资结构看农村金融组织的信贷行为 |
李莹星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4 |
2005年5月 |
WTO“篮箱”政策改革对欧盟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
孙东升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5年4期 |
解决三农问题的国际经验 |
秦富 |
《调研世界》 |
2005年3期 |
台湾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总量和结构特征分析 |
任爱荣 |
《海峡科技与产业》 |
2005年3期 |
德国农民的权益保障体系 |
朱立志 方 静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5年3期 |
德国科技界对期刊评价和“影响因子”的意见和建议 |
方静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
2005年2期 |
2004年中央“1号档”执行效果分析 |
钱克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5年2期 |
中日韩和东盟稻米基本情况分析 |
刘 静 |
《世界农业》 |
2004年9期 |
迈向中国农业政策研究新阶段 |
樊胜根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4年8期 |
中央扶贫资金的分配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 文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4年8期 |
我国粳米进出口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
王明利 |
《国际贸易问题》 |
2004年7期 |
我国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 |
吕新业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4年5期 |
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 |
汪三贵 李文 李 芸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4年5期 |
国际上基因抢注专利引发的争论与我国的因应对策 |
赵芝俊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4年4期 |
德国、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简介 |
王燕明 |
《食品、药品发展与监管》 |
2004年3期 |
中国和意大利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 |
李先德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4年2期 |
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形势与研究的拓展 |
李玉勤 赵芝俊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4年2期 |
世界农业型态变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 |
王东阳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2004年2期 |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
孙炜琳 |
《知识产权》 |
2004年2期 |
农产品价格变化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 |
李文 李兴平 汪三贵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3年12期 |
Rethinking the Peasant Burden:Evidence from a Chinese Village |
李先德 |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
2003年Vol.30 Numbers 3 and 4 |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 |
吕新业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3年11期 |
以决策科学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
钱克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3年11期 |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趋势 |
曹新明 |
《中国食品与营养》 |
2003年11期 |
农业科技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运行模式 |
孙炜琳 |
《科技导报》 |
2003年10期 |
澳大利亚•新西兰动植物卫生检疫与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
刘小和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3年9期 |
SARS对中国农村经济冲击有多大 |
蒋和平 |
《调研世界》 |
2003年7期 |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运行机制 |
黄 仁 |
《农业综合开发》 |
2003年6期 |
甲基溴替代技术经济分析及淘汰方案选择 |
朱立志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
2003年6月 |
利用大豆改善营养的国际经验 |
王燕明 |
《大豆行动计划与产业发展》 |
2003年5月 |
中国居民营养状况 |
王燕明 |
《大豆行动计划与产业发展》 |
2003年5月 |
加强发展农业新技术的思考 |
吴敬学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3年4期 |
淘汰甲基溴 保护生态环境 |
李宁辉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3年3期 |
如何看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
李宁辉 |
《统计研究》 |
2003年3期 |
南非农业科技发展概要 |
曹新明 |
《农业科技管理》 |
2003年2期 |
贫困县农户收入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
汪三贵 李 文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3年2期 |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与问题分析 |
张陆彪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3年2期 |
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综合评价体系 |
蒋和平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2年12期 |
特色种植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与发展战略 |
黄 仁 |
《西部特色农业发展战略》 |
2002年9月 |
我国农村经营机构经营状况与制度创新 |
李 芸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2年7期 |
日本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借鉴 |
孙炜琳 |
《世界农业》 |
2002年6期 |
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贸易谈判立场 |
张陆彪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2年6期 |
加入WTO与我国农业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
钱克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1年1期 |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战略方针与对象选择 |
夏 英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
2002年11月 |
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冯海发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1年7期 |
社会经济发展对北方地区的农业需求分析 |
吴敬学 毛世平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1年4期 |
入世后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研究 |
黄季焜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1年3期 |
面向新世纪牧区畜牧业要大发展—关于加快发展我国草原畜牧业几个问题的探讨 |
何昌茂 |
《21世纪中国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
2000年12月 |
秸秆利用与中国肉牛业发展(日文) |
李锁平 |
日本《农业经营研究》 |
2000年9期 |
影响我国牛肉生产和消费行为的诸因素研究 |
胡定寰 |
《中国农村经济》 |
2000年9期 |
经济波动中农户劳动力供给行为研究 |
张林秀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0年5期 |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
姚 瑾 |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 |
2000年2期 |
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农业现代化 |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9年10期 |
增加农村信贷 启动农村市场 |
张超超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9年8期 |
我国生猪生产成本构成研究 |
黄季焜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9年8期 |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是挑战还是机遇 |
王济民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9年7期 |
我国粮食生产率增长分析 |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9年7期 |
我国农村市场开拓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任爱胜等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9年第6期 |
中国活牛与牛肉进出口贸易 |
熊存开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
1999年 |
试论农村信息市场发育与走向 |
姚 瑾 |
《农业信息探索》 |
1999年2期 |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绩效 |
夏 英 |
《农业技术经济》 |
1999年1期 |
加速中国农村技术进步的战略与对策 |
孙振誉 |
《中国研究》(日) |
1998年37期 |
中国玉米供给与需求 |
陈世军 |
《调研世界》 |
1998年10期 |
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研究 |
胡定寰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8年2期 |
我国生猪生产区域格局的变化及内在规律性探讨 |
梁振华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年12期 |
扶贫投资效率的提高需要制度的创新 |
汪三贵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年10期 |
微观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及其应用 |
胡定寰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7年6期 |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风险管理的研究 |
熊存开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年5期 |
中国饲料供给与需求的估计 |
程国强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年5期 |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分析 |
吕新业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7年4期 |
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的思路 |
周 礼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7年4期 |
农业技术进步模式问题研究 |
吴敬学 |
《世界农业》 |
1997年3期 |
2000—2030年中国粮食供需平衡及其对策研究 |
黄佩民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年3期 |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投资策略 |
陈世军 |
《农业科技管理》 |
1997年1期 |
信息不完备条件下贫困农民接受新技术行为分析 |
汪三贵等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6年12期 |
2000年我国猪肉的供需与有效供给研究 |
梁振华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6年8期 |
吉林省乡镇工业发展区划的研究 |
任爱胜等 |
《农业工程学报》 |
1996年6期 |
论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的调整 |
程国强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6年6期 |
人多地少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原则 |
厉为民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6年5期 |
新形势下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 |
刘婵娟 |
《国外农业发展研究》 |
1996年3月 |
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设想 |
李玉勤 |
《管理世界》 |
1996年2期 |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回顾与展望 |
黄季焜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6年1期 |
政府如何建立农产品的保护价格制度 |
熊存开 |
《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 |
1995年 |
供销社改革之难点透析 |
李锁平 |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
1995年9期 |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跨世纪挑战 |
冯海发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5年8期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农业 |
杨世基 |
《农民日报》 |
1995年7月24日 |
到2000年我国肉类供求关系及其实现途径 |
张存根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5年5期 |
世界持续农业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
刘婵娟 |
《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的理论与实践》 |
1994年4期 |
关于山区资源深层次利用的对策浅议 |
李远铸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4年4期 |
反贫困与政府干预 |
汪三贵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4年3期 |
国外农业风险管理研究 |
熊存开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4年1期 |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
黄佩民 |
《管理世界》 |
1994年1期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
戈 宁 |
《人民日报》 |
1993年9月1日 |
法国的环境保护型农业 |
李志明 |
《农牧情报研究》 |
1993年6期 |
我国畜产品持续增产的原因 |
周 礼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3年5期 |
农业投入与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姜 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2年12期 |
法国山区调整对策 |
李志明 |
《农民日报》 |
1992年11月10日 |
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与外向型农业发展 |
梁振华 |
《中国农村经济》 |
1992年10期 |
功在千秋——法国治理农村水污染 |
李志明 |
《农民日报》 |
1993年9月15日 |
工农产品剪刀差之我见 |
李玉珠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2年7期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选择 |
戈 宁 |
《国务院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所》学报 |
1992年4期 |
论我国工农关系失衡与发展观的转变 |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2年3期 |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若干断想 |
何子阳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1年11期 |
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概念的商榷 |
杨世基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1年8期 |
科技兴农源在科技进步 |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1年7期 |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几点认识 |
何桂庭 |
《中国技术经济》 |
1991年5期 |
当前我国生猪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何昌茂 |
《中国畜牧水产消息报》 |
1995年7月9期 |
试论经济效果原理 |
黄 仁 |
《农业技术经济》 |
1991年2期 |
我国粮食收购体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
田维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0年12期 |
谈乡镇企业几个宏观经济问题 |
杨烈文 |
《农民日报》 |
1990年12月6日 |
我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的科学学分析 |
孙振誉 |
《农业技术经济》 |
1990年6期 |
美国农业科学技术的进展 |
陈厚基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0年5期 |
用好世界银行贷款,加快我国农业发展 |
杨正明 |
《农业经济问题》 |
1990年4期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制理论与我国当前关于合作经济的若干认识问题 |
韩元钦 |
《中国农业合作化史料》 |
1990年4期 |
东欧国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戈 宁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所”学报 |
1990年3期 |
我国农产品增产波动问题的思考 |
朱晓峰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8年4期 |
开展超前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
朱希刚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8年3期 |
我国农村能源建设的现有水平和发展趋势 |
杨世基 |
《农业工程学报》 |
1988年2期 |
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
厉为民 |
《嘹望》 |
1988年2期 |
耕作制度的经济评价方法探讨 |
何桂庭 |
《农业技术经济》 |
1988年2期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
李锁平 |
Economic Bulletin of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XXXVIII,Uuited Nations |
1987年12月 |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形式的探讨 |
陈月如 |
《中国农村经济》 |
1987年11期 |
发展南方草山畜牧业的投资对策 |
蔡思忠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6期 |
合作社——美国农业服务体系中坚 |
厉为民 |
《人民日报》 |
1987年10月7日 |
乡镇企业以工补农的理论基础及其对策研究 |
陈良彪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3期 |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考 |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2期 |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考 |
李玉珠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2期 |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贷款支持 |
黎淑英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1期 |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理论分岐 |
李士慧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7年1期 |
谈谈乡镇企业所有制问题 |
杨烈文 |
《中国农村经济》 |
1986年11期 |
试论农村合作经济 |
史建民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6年11期 |
农业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经济效果理论问题 |
何桂庭 |
《农业技术经济》 |
1986年10期 |
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目标 |
杨烈文 |
《人民日报》 |
1986年6月11日 |
试论农村新概念 |
陈月如 |
《经济研究》 |
1986年2期 |
关于农产品价格的几个问题 |
李玉珠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5年10期 |
关于我国棉花发展问题的研究 |
李远铸 |
《农业经济论丛》 |
1985年6期 |
土地投资补偿的经济实质 |
史建民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5年2期 |
关于种植业合理化的理论和方法 |
李远铸 |
《农业经济》 |
1984年增刊(5) |
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论把土地放到与人口同等重要的位置 |
张月蓉 |
《农业技术经济》 |
1984年2期 |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突破 |
韩元钦殷学美 |
《人民日报》 |
1984年2月22日 |
黄淮海平原商邱李庄试验区旱、涝、碱综合治理经济效益的分析 |
曹世杰 |
《灌溉排水》 |
1983年12期 |
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 |
韩元钦 |
《经济研究》 |
1983年9期 |
欧洲共同体农业的发展和矛盾 |
吴大火斤 赖秀芳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3年8期 |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必须积极稳妥遁序渐进 |
周维 |
《农业经济论丛》 |
1983年3期 |
人口、土地、粮食 |
张月蓉 |
《农业技术经济》 |
1982年6期 |
应用数字模型计算农业科研成果经济效益的初步尝试 |
朱希刚 |
《农业技术经济》 |
1982年5期 |
要重视土地问题的研究 |
张月蓉等 |
《人民日报》 |
1982年4月9日 |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几个战略决策问题 |
何桂庭许辛等 |
《经济研究》 |
1982年3期 |
对草原建设和解决草畜矛盾的几点意见 |
于学社 周礼 蔡思忠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1年12期 |
威海市工业向农村扩散的调查 |
周 维 |
《农业经济问题》 |
1981年11期 |
振兴农业的新课题 |
陈月如 |
《人民日报》社论 |
1981年8月20日 |
如何提高畜牧业经济效果 |
周 礼 |
《光明日报》 |
1981年3月14日 |
对我国农业现代化中几个粗浅问题的看法 |
周 维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80年4期 |
必须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农业区划的研究工作 |
杨 均 |
《光明日报》 |
1965年11月15日 |
关于合理利用我国天然草原的几个问题 |
何昌茂 赵国民 |
《人民日报》 |
1964年6月16日 |
加强农业技术改革经济效果的研究 |
杨 均 |
《红旗》杂志 |
1964年5期 |
农业四化综合发展同经济效果的关系 |
刘志澄 何桂庭 许辛 |
《经济研究》 |
1964年1期 |
试论农业机械化的几个经济问题 |
杨 均 |
《光明日报》 |
1962年10月15日 |
关于小麦深耕、密植、施肥、复种的经济效果调查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农经室联合调查组 |
《红旗》杂志 |
1959年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