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才选拔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保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教育部、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以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为前提,遵循以考生为本、减少或杜绝人员聚集、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的原则,结合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经所”)实际情况,特制定农经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办法。
一、工作原则
(一)严格落实教育部、北京市、中国农业科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尽量减少人员跨省流动、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加强人员安全防护,确保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严格复试组织管理,做到政策准确落地、流程规范透明、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平公正。
(三)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科学有效,做到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确保招生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总体复试办法。
(二)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负责复试录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三)按一级学科成立两个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小组,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复试工作,成员由农经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复试小组负责按照农经所招生指标数选拔拟录取考生。
(四)农经所考生接待电话和纪检监察部门受理考生投诉的监督举报电话(010-82109787),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010-62162692),北京教育考试院2020年研究生招生专用监督电话(010-82837456)。
三、招生指标
根据研究生院下达农经所招生计划数,2021年农经所招生计划如下:
计划类型
|
全日制
学术学位型(含推免)
|
全日制
专业学位
|
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
|
合计
|
计划人数
|
9(4)
|
18
|
待定
|
27
(不含少民计划)
|
根据研究生院规定,农经所须按照下达招生计划安排2021年复试及录取工作;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招生计划独立安排。
四、复试录取办法
(一)复试方式
农经所复试方式为远程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不采取现场测试的方式进行复试笔试和面试。
复试主系统使用“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同时选用“小鱼易连”作为备用系统。
(二)复试基本程序
农经所根据实际情况,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型考生的复试统一进行,具体时间安排由农经所分别通知考生。农经所复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考生身份和复试资格审查,第二阶段进行远程视频复试考核,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综合面试、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远程视频复试由农经所集中组织、在统一规定的时间进行,使用统一的远程视频复试软件,参加远程视频复试的考生逐一进行测试。
1.考生身份确认及复试资格审查
复试前,考生须通过电子邮件wangyan05@caas.cn提交以下材料的电子版(扫描件或照片),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和身份确认:①准考证;②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③毕业证书(往届生)或学生证(应届生);④考生自述(自行打印填写并签字);⑤大学期间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学校教务部门或人事档案单位公章);⑥反映考生英语水平的成绩证明或证书;⑦公开发表文章、所获专利、科研成果的证明材料等;⑧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报考登记表》。资格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复试。
考生应在复试结束后、拟录取名单公示前将以上材料的纸质原件或复印件寄送至拟录取研究所,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入学后3个月内,研究生院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2.复试准备及平台测试
(1)考生应按要求提前准备好参加远程复试所必须的软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提前安装指定软件,同时需准备可以支撑“双机位”运行的硬件,即需要两部带摄像头的设备及附件,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配有摄像头和音箱)、智能手机、手机支架等,其中一台设备(第一机位)从正面拍摄,放置在距离本人30cm处,保证考生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考生不得佩戴墨镜、帽子、口罩、耳机等,保证面部清晰可见。另一台设备(第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45°距离本人30cm处拍摄,确保第一机位和第二机位分别从考生正面和侧后方完整拍摄到考生本人、复试小组能够从第二机位清晰看到第一机位屏幕。
(2)考生复试当天应当选择独立、可封闭、无干扰的空间,确保安静整洁,复试期间严禁他人进入考试独立空间。除复试要求的设备和物品(如身份证、签字笔、空白草稿纸等)外,复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及与考试无关的电子设备等。
(3)考生应提前测试设备和网络,须保证设备电量充足、网络连接(宽带网线、Wi-Fi或4G/5G信号)正常流畅。考试过程中,除复试需要打开的软件外不允许再运行其他网页或程序,应关闭移动设备的录屏、录音、录像功能及音乐、闹钟等可能影响正常复试的应用程序,保证复试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或打断,不得与外界有任何音视频交互。
(4)为确保复试过程顺畅,复试开始前各研究所组织考生对平台系统进行测试,提前熟悉软件系统和复试流程。考生如在软硬件和考试场所等方面存在特殊困难,可向研究所反映,及时沟通并帮助协调解决。
(5)为保障远程复试的公平性和保密性要求,复试开始前要对候考考生的周边环境进行检查,要求考生通过视频设备进行360度无死角检查。考生须在复试平台上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后方可进入复试环节。复试正式开始前,由复试工作人员向考生宣读复试有关纪律要求和复试流程,经考生确认后方可开始复试。
3. 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
农经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学术型、专业学位和少干计划基本要求按国家规定的一类地区基本复试分数线执行,学术型调剂在国家规定一类地区基本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具体如下。
学术类型
|
总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单科
(满分›100分)
|
学术型
|
341分
|
48分
|
72分
|
学术型调剂
|
370分
|
48分
|
72分
|
专业学位
|
252分
|
33分
|
50分
|
专业学位调剂
|
370分
|
33分
|
50分
|
少干计划
|
249分
|
根据上述复试线,确定农经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具体如附件“农经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人选名单”。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
农经所复试采取差额复试方式进行,学术型差额比例约为1:2,专业学位型差额比例约为1:1.5。
(2)复试考核内容
复试突出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对专业知识应用和专业能力的考查以及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占复试成绩的50%)、综合面试(占复试成绩的30%)、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占复试成绩的20%)三部分。每位考生的测试时间不低于25分钟(考生主动提出提前终止作答的除外)。
①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每位考生测试时间应不低于10分钟,满分为100分,由考生从农经所复试专业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题目并分别作答。题库中试题的难度大致相当,且一般为开放性、综合性的能力型试题,重点考察考生对本专业领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答题情况进行即时打分(百分制),取平均分作为其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成绩。
②综合面试。每位考生测试时间一般应不低于10分钟,满分为100分。重点考核考生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潜力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可采取考生自我介绍、复试小组提问、考生限时作答的方式进行。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综合表现进行即时打分(百分制),取平均分作为其综合面试成绩。
③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每位考生测试时间一般应不少于5分钟,满分为100分。测试应全程采用英语交流的方式进行。可采取考生自我介绍、复试小组提问、考生限时作答的方式进行。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外语听力和口语的综合表现进行即时打分(百分制),取平均分作为其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
(3)复试成绩的评定和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专业基础知识成绩×50%+综合面试成绩×30%+英语口语听力成绩×20%
复试成绩不合格(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硕士生招生复试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
农经所初试与复试成绩所占录取成绩比例统一为6:4。复试结束后,农经所对参加复试的考生按初试成绩(占60%)和复试成绩(占40%)加权得出录取总成绩,并按学位类型进行名次排序。录取总成绩计算方法: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5、信息公开制度
农经所的招生计划、复试基本分数线要求、复试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复试办法和内容、复试结果、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录取总成绩等)等信息在农经所所网站进行张贴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以接受考生和社会监督。
农经所网址为:http://www.iae.org.cn/NAAS/index.jsp
五、调剂
(一)调剂基本原则
1.调剂考生的复试形式、内容、程序、录取标准与第一志愿考生相同。
2.所有院内外调剂考生均需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申请并接收确认有关通知。
3.对申请同一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二)调剂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应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专业代码前2位须相同)。
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涵盖调入专业所有统考科目的,视为相同)。在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中,英语一、英语二可视为相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农)和经济类综合能力可视为相同,数学(农)和化学(农)可视为相同。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的不得调剂入该计划录取。
六、复试时间、地点和程序安排
时 间
|
内容、地点
|
视频会议软件
|
4月5日前
|
第一阶段:考生身份和复试资格审查
|
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小鱼易连(备用)
|
4月7日(周三)
8:30-9:00
|
复试人员培训、335会议室
|
现场
|
4月7日(周三)
9:00开始(全天)
|
第二阶段:远程视频复试考核、335、331会议室
|
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小鱼易连(备用)
|
快递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内新主楼311室
联系人:王艳
办公电话:010-82108947
七、拟录取
拟录取名单由农经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按“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审核确定。
(一)录取成绩中初试与复试成绩之比为6:4,复试结束后,农经所将对参加远程复试的考生按初试(占60%)和复试(占40%)加权总成绩得出录取总成绩,按学位类型进行名次排序,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按照录取成绩分别排序,按照差额比例分别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录取成绩计算方法: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二)复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音像资料保存三年,同时复试过程有文字记录,复试现场记录、名次排序等不得更改。
(三)复试时严格按照农经所《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确定考生录取专业和研究方向,未在农经所招生目录中公布的专业不得招生,考生录取专业上报后不得更改。
(四)2021年农经所继续实行按专业和研究方向报名的方式,导师和考生继续实行双向选择。
1、关于导师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1)复试小组集体讨论原则;(2)导师与考生协商一致原则;(3)尊重考生意愿原则。
2、若考生选择的导师出现重叠情况,初试成绩排名靠前的考生应具有选择导师的优先权; 若导师选择的考生出现重叠,承担国家和院所重大科研任务、院所重点发展学科、考核优秀和重点支持的创新团队、农科英才具有选择学生的优先权。
3、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的导师应从相关专业领域内从事应用性研究的导师中产生,并由考生和导师通过双向选择确定。
4、未在研究生院进行备案的导师不得招生。
八、体检
1、农经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组织考生体检工作,考生体检工作在确定拟录取名单后进行。采取由考生单独体检、单独寄送体检表的方式进行,在考生所在地的二甲以上医院进行,不集中组织体检,也不现场接收考生的纸质体检表。如遇特殊情况,体检工作可调整至新生入学后进行。
附件:农经所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人选名单